保德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脊髓损伤康复护理中心理护理的作用 [复制链接]

1#
脊髓损伤是最严重的伤残之一,残疾不仅给脊髓损伤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带来巨大的痛苦和不便,而且给他们的心理也造成巨大的精神伤害。因此,在康复工作中,不仅要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躯体方面的康复,而且应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

根据脊髓损伤患者傷后所表现出来的认识、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特点,我们将脊髓损伤后的心理变化划分为:震惊沮丧期、适应再认期和行为重建期3个不同的心理阶段。心理护理时应尽可能根据脊髓损伤患者各阶段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护理策略和方法。

1震惊沮丧期

此期患者创伤后,对自己的真实情况不了解,不知道,也不关心具体的治疗细节,不知道脊髓损伤和截瘫的预后如何。持续时间不长,一般术后不久就可以从医护人员或同病房的其他人员的讲述中了解到和意识到这种病的预后严重程度,这在心理上出现情感上的麻木或休克状态。

该期的患者心理特点是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病情的真实情况完全不了解,认为自己的病仅同一般外伤的疾病,做急诊手术后过不了多久即可回家。到术后知道创伤的严重预后、意识到自己可能永远站不起来,出现脑子里一片空白,思维反应迟钝,发呆,行为上不知所措,沉默,对周围人事无反应,反复思考“我该怎么办”这个问题。

患者肢体突然丧失功能伴大小便失禁,其心理创伤远远大于机体创伤,由于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而痛苦失望,心理护理应用更关切和友好的语言与患者交流,首先建立好治疗性的医患关系,这是心理治疗的前提。

护士与患者是最初接触者,要尽可能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为进一步心理治疗做好准备,同时多运用一些体贴性的语言告诉患者“你刚受伤,病情正处在急性恢复期,现在不是先考虑能否恢复的时候,应集中精力为脊髓恢复创造条件,否则不好的心情会影响病情的恢复。”同时,对患者正面解释和指导一些有关脊髓损伤的知识,告诉他们“神经恢复比较慢,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观察自己的病情变化,不是以天来计,而是以月和年来计算,并向家属交代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让家属有思想准备,以便协助康复人员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稳定患者的情绪。在护理过程中关心和注意患者的每一个动作,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适应再认期

经过多方面的治疗,患者的抑郁心情慢慢得到缓解,趋于稳定,在心理方面基本上默认和接受自己瘫痪的现实。而且能慢慢地适应残疾。此期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回归家庭和社会。建立起新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且通过良好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进一步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也应全面了解患者家庭,社会背景及职业情况,便于患者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面对现实,振作精神,主动参与各种功能训练和职业康复,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3行动重建期

此期是指患者经过上述两个阶段后在心理上不仅能接受残疾,而且能很好地适应残疾,并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回归家庭和社会,建立起新的社会适应性行为,重新树立新的意识结构、新的人格、面对社会挑战,解决职业和婚姻等一系列问题。护理人员应在给患者做心理指导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向患者说明病情的最好转归。让患者对未来充满希望,并向其多介绍残疾人自强自立的典型事例,鼓励其与同类患者进行相互交流。发挥患者残存的功能和有利条件,重新实现自我价值,达到生活自理和重返社会的目的。

从上粗浅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脊髓损伤心里变化的阶段不是绝对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患者具有相连两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因为患者创伤后的心理状态,往往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从某一阶段突然划分到另一个阶段。我们通过多年观察认为,对于在给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康复目标就是帮助患者从最初的震惊沮丧期心理阶段顺利过度到下一个阶段,并最终进入行为重建阶段,并且强调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应贯穿其康复过程的始终。

本文来源:《健康周刊》年22期

作者:崔淑兰,赖禄

关联阅读:

坐上轮椅,只是换种方式走路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描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