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颈型颈椎病是临床中最常见的颈椎病分型之一,也是众多分型中最基础的病理改变,针刀、针灸、按摩等治疗的病理基础也是治疗颈椎慢性软组织损伤为主,所以不可轻易小看颈痛、颈部不适等症状,这是身体在提醒你“颈椎病来了!”
四、临床表现
1、按照按照潘之清的分型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其他型颈椎病。这是临床骨科中最常用的分型方法之一。
2、医院魏征教授的分型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软组织损变型、骨关节损变型、关节功能紊乱型、混合型。
3、朱汉章教授根据针刀医学的理论对颈椎病进行了分型:针刀医学将颈椎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上段,即寰枕、寰枢椎段,一是下段,即C3~C7。因为颈椎上下两段解剖有很大差异、功能也有很大差异,所以颈椎病的发病特点也不同。根据颈椎位置改变分为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寰椎前移位型颈椎病、寰椎侧方移位型颈椎病、寰椎仰旋移位型颈椎病、寰椎俯旋移位型颈椎病、钩椎关节旋转移位型颈椎病、钩椎关节前方移位型颈椎病、钩椎关节后方移位型颈椎病、钩椎关节侧方移位型颈椎病、钩椎关节仰旋移位型颈椎病、钩椎关节俯旋移位型颈椎病、颈椎侧弯型颈椎病、颈椎后关节半脱位型颈椎病等十三种不同的类型。
1.颈型颈椎病
本型颈椎病临床最为常见,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以30-40岁女性多见,多与长期低头的职业或颈部不良习惯姿势有关。
(1)病因病理:
本型颈椎病的病因是损伤。
基本病理是椎间盘退变,椎体移位,小关节错缝。
最常损伤的肌肉是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前斜角肌、椎旁肌等。
(2)临床表现
1)症状
/p>
颈项强直,酸胀疼痛,较重者颈项肩背疼痛板硬,颈部前屈后伸旋转侧偏等均感困难。
部分患者疼痛伴有一过性上肢麻木,但无肌力下降及行走障碍,且这种疼麻不超过肩。
如合并斜角肌损伤,可有上肢放射性疼痛和麻木。
头痛常见部位为顶枕部和偏侧头痛。
2)体征:
①颈部活动受限
急性期损伤广泛者颈部各向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均可受限。
②颈项部肌肉压痛
常见颈椎旁肌肉、斜方肌、胸锁乳突肌以及冈上、下肌等有压痛,如继发斜角肌痉挛则斜角肌有压痛。
3)影像学检查:
早期影像学检查可无明显异常。
部分患者颈椎X线片可见生理曲度变直、消失甚或反折;侧位功能位片可见轻度梯形变或屈伸活动度较大。
MRI可见椎间隙稍狭窄,髓核后移。
正位片
侧位片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3)诊断要点
1)颈项部酸、胀、痛等症状及颈部压痛点。
2)X线片有颈椎曲度改变、轻度位移、不稳定等。
3)应除外其他疾病,如落枕、冻结肩、肌筋膜炎等。
(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