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给患者看病时,逐渐“被”产生一种强烈的认识:在大多数患者的意识中,疾病需要药物来治疗,不给开药的医生通常是敷衍了事,不负责任。
实际上,通过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家人的经历以及10多年来的门诊经验,我还是深刻的体会到大多数的疾病都是自愈的,很多种类的疾病根本无需用药,药物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和条件下,所以合理用药也是老百姓自己应该注意的观念。
下面给大家讲讲我自己和家人的患病经验,想让大家了解到在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我自己比较熟悉的这些疾病中,药物到底会起什么样的作用,或者说不用药物最后的疾病预后会怎么样。
从小我得过最多的就是感冒了,因为常伴有高烧,爸妈常带我打青霉素,那时候完全不懂医学的我们都觉得那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药。但就像现在多数老百姓已经知道的那样,感冒其实基本都是自己好转的,症状严重的时候可以用些药物对症处理就可以了,它们仅仅是起辅助作用的。
青少年注重锻炼以后,我的健康状况变得很好,极少生病。但成为医生以后,因为有一段时间很难规律作息和吃饭,于是得了胃溃疡,查出胃里面有螺旋杆菌感染,本院的医生帮我开了“三联”药物治疗2周后就基本治愈。这是我印象里面得到药物治疗作用最大的一次,也几乎是唯一的一次。这种药物作用很像以前临床上我们常见的青霉素对于细菌的有效杀灭作用,这也是我自己认为最需要药物治疗的一种情况。但大家要清醒的认识到:如果治愈后,仍然不能规律饮食,注意保养自己的胃,胃溃疡复发基本上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在这点上,是没有药物可以起到预防作用的,实际还是靠健康生活方式的预防。
相信自己的身体!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后来有一次因为连续开了两天14小时左右的长途车,导致腰椎间盘受损,(其实以前我的腰就曾经有过不适,因为自己不太注意坐姿)难受了一个多月,右腿抬起来都受到了限制,做手术的时间都无法太长。我自己没有为了治疗腰痛就去拍片子或者做核磁,因为自己是搞骨科运医的,知道自己有些腰椎间盘膨出,并不是什么太大不了的事情,只是从那以后,加强了注意坐姿,锻炼腰背肌,加强身体全面锻炼(我主要是靠打球),经过了大概2-3年的时间,才很少再会感觉到腰痛了。整个过程,我什么药物、仪器治疗都没有采用,因为腰痛带来的不适,我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例如休息、活动、注意不要弯腰搬重物等进行调节,并没有觉得它特别影响自己的生活。现在我依然经常开长途车,例如前几年在欧洲,经常一个人连续开几天车,平均每天公里以上的路程,都再也没有出现以前那明显的症状。
大概26岁的时候,因为有一次打篮球特别兴奋,连续抢篮板等动作做得过多,球赛结束后就发现出现了双侧的足跟疼痛,几天内迅速加重,很快脚后跟不敢踩地了,上楼极其困难,竟然需要扶着扶手才能完成,这是我从来也想象不到的情况。还有早晨起来刚踩地时那种剧烈的疼痛、站立做手术时不断“敲打”自己中枢神经系统的颇难忍受的疼痛等等,都让疼痛这个词成为伴随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时候我才对“跟痛症”这种病的疼痛程度有了亲身的认识,原来可以这么疼,还能延续这么久。但因为自己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心理上也懒得去花较多时间去治疗这样一种损伤性疾病,所以就采用了穿气垫鞋的方式治疗,前后一共持续了大约4年时间。那段时间我根本都不能穿皮鞋,买鞋必须挑软底、厚底的,这也造成了我那段时间对鞋的舒适性产生特殊的重视。这个病的疼痛,在强弱程度上反复了几次,但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完全自愈。
整个过程中,就是因为科里面有震波治疗仪,很方便用,去做了2次,发现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很快根治,也因为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就再也没有去治疗过。开始的1年内,自己几乎不能打球,但以后随着疼痛的减轻,自己逐渐慢慢地恢复打羽毛球,开始有影响,最后慢慢地也就不觉得影响了。当自己都觉得这个病可能要伴随终身的时候,它却神奇般的好了,我也逐渐发现自己可以穿普通的皮鞋了。这次患病经历让我对运动劳损性疾病有了特别深刻的认识:一定要注意早期保养休息,当然,也不必太把它当回事,放松心态,只要不太影响生活,千万不要随意采用打封闭、小针刀等可能改变疾病自愈进程的方法去治疗,(因为我在临床上最多见到的就是经过这些治疗而疼痛加重或者迁延不愈的患者)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疼痛最终会彻底离开你。一旦你太着急,采用了过度的治疗办法,就很可能导致与我不同的结果。
爱运动的人,运动损伤不可避免。很少运动时严重受伤的我,竟然也在一次篮球比赛中,因为踩在别人脚上,而扭断了踝关节的距腓前韧带,当时的症状就是听见明显的撕裂声,伴有持续的剧烈疼痛和肿胀。2周以后,我的脚才能踩地走路,不再靠双拐了。受伤后,我就请同事帮我看了伤情,有些人建议手术缝合,说松弛明显,韧带完全断裂,但我当时确实也不知道这种损伤的严重性,(当时我接触这种伤的病人还不是很多)也根本不想接受手术,于是同事帮我打了石膏,因为3天后疼痛加重,无法入睡,而被迫拆除,改为双侧带夹板的支具保护,大概用了2个多月。那段时间生活上的不便也给我增添了不少麻烦,但我还是坚持下来。尤其不能停止的工作让我在数周时间内只能住在病房的值班室里。每天上手术时踝关节的明显疼痛经常让我心里不适。下手术后,赶紧冰敷,抬高脚待着,成了我那段时间内的主要业余工作。伤后4个月,我觉得好得差不多了,尝试在几次慢跑无特殊不适的情况下开始打羽毛球,但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完全康复,脚踝前后方向上的不稳定,可以造成向前跨步时的剧烈疼痛,于是放弃了羽毛球,只能跑步、游泳锻炼。一直到伤后大概10个月,才发现自己的外踝的肿胀几乎完全消失,逐渐可以恢复羽毛球这样的剧烈运动了。
但不太幸运的是,不到一年,在打羽毛球的过程中,因为鞋带没有系好,另外一只脚踝也扭伤了,不过因为有了第一次的体会,知道这一次没有前一次那么严重,赶紧冰敷,带夹板支具保护,大概3个月,疼痛肿胀就不明显了。然后逐渐恢复运动。今年在全院羽毛球单打比赛中,我获得了第三名,我再也没有出现过疼痛和扭伤,我在两次受伤后,没有采用药物和仪器治疗。事实证明了这样的伤病经过恰当的保守治疗可以自愈。也希望类似损伤的患者能够跟我一样幸运。但需要像我一样,要坚持走正确的恢复道路,过度着急和轻视都可能不会得到很好的结果。
后来,随着自己超过30岁,运动量的逐渐减少,发现自己更容易患上运动损伤性疾病。
我曾经先后出现了腕关节慢性损伤和手背部伸指肌腱的腱鞘炎,前者曾经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羽毛球的挥拍动作和力量,后者则到现在都没有痊愈,偶尔用鼠标时间长了的时候还会明显疼痛,但除了偶尔冰敷以外,我没有采用其它任何药物或者仪器治疗,因为以前的多次损伤经验让我知道它们根本就兴不起什么风浪,注意和适当锻炼就会大大减少它们给我带来的不适和对生活的影响。
我还有一段时间突然发现自己运动后很多部位都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经过血液检查,确认血尿酸升高,对饮食进行合理控制大概2年后(其中有过2次反复),尿酸正常了,这种莫名其妙的多部位疼痛也随之消失了。
去年有一段时间,因为羽毛球打得比较多,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高,出现了很多人都出现过的膝前痛(主要是髌股关节软骨和滑膜损伤引起的),我也没有着急用药或者打针,而是坚持做做静蹲(我的文章里面有相关介绍)和其它力量锻炼,运动量适当控制,尤其是半蹲的动作进行适当减少,也就尽量减少引起疼痛的动作。果然,这个症状在大概持续了1年以后,完全消失了。在此过程中,我也曾经很着急,因为影响打比赛,但以前的经验和临床经验告诉我,一定要坚持走正确的路。于是,好结果也选择了我。现在我又可以自由自在地进行羽毛球运动了。
上面说了这么多我的经历,并不是说所有人跟我学就一定可以获得跟我一样的结果。因为疾病是因人而异的,我只是想提醒诸位病友,其实很多运动损伤都是可以自愈的,不要着急去干预和影响它的自愈过程,适当的注意和休息才是最值得坚持的治疗方法。其它药物和仪器治疗经常只是一种辅助方法,不要把药物作用看得过重,也不用觉得不开药的医生就是不负责任。我就经常只给患者开出“运动处方”,我也经常把自己的经验告诉患者,请他们参考。
其实,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早在二千多年前就说过:“人体的自愈力是治疗疾病真正的灵丹妙药”。德国国家科研机构也在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如果把能治愈疾病的物质都称作药的话,人体自身是可以生产一万多种药。
也就是说,正视人体的自愈能力是每个人应该建立的观念,也不是只有我一个医生看到了这一点。我希望通过我的亲身体验,告诉大家这些种类的疾病根本不至于让我们过度紧张,合理的治疗完全可以使他们最终得以治愈。别被疾病所累,生活也可以更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