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 也没那么简单——从粮价大跌看通缩风险-华尔街见闻
国庆后三大主粮罕见全线下跌。西方调研显示,本季玉米产量将减少5.8%,减幅创15年新高。艾格农业分析师认为,今年要格外重视粮价大跌对数亿农民收入的影响,千亿级的收入负增长会影响消费,预计会影响1%的GDP增长。海通证券认为,粮价下行将制约猪肉价格上涨,此前CPI中唯一上涨因素消失,通缩风险将显著升温。下文来自公众号姜超宏观债券研究,作者为海通债券姜超、顾潇啸、王丹等,授权华尔街见闻发布。摘要:金秋十月刚过,秋粮收获正当时。但今年入秋以来,粮食主产区的三大主粮收购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从供需看粮价下行趋势短期难以逆转,将从成本下降角度制约猪肉消费价格上涨,也意味着此前CPI中唯一上涨因素已经消失,而未来通缩风险将显著升温。粮食价格大跌,供需短期失衡三大主粮全线下跌,首现收购价下调。国庆节后大米、小麦价格均出现跳水,玉米价格也创出11年以来新低。今年临时存储玉米收购价为每斤一元,为08年来首次下调最低收购价,但目前玉米市场价已远低于最低收购价。三量齐升怪象,改变粮价*策预期。粮食价格大跌,主要受国际粮价低迷和国内粮食库存高企影响。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但国家收购临储的行*干预,导致粮食库存储备增加。同时由于我国粮食价格高于国际价格,导致进口量增速迅猛。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加剧了国内粮食供大于求的失衡。而今年粮价下调,代表粮价*策预期生变,从保护粮价转向促进粮食去库存、并刺激市场需求。国际粮价料持续低迷。美国农业部预测年度全球小麦和大豆供大于需的局面将持续,16年玉米、小麦、大豆价格较15年均继续下跌,水稻价格仅微幅增长。饲养成本下降,限制猪价上涨饲料成本下降,支撑养殖利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是养殖业的重要饲料原料,近期猪粮比再创8.41的4年新高,远高于盈亏平衡线,支撑养殖利润恢复,增强养猪户的补栏信心,生猪存栏量自6月见底后缓慢回升,增速持续扩大。利于恢复供给,压制终端猪价。饲料成本下降增强了生猪供给恢复能力,同时养殖户利润处于高位,对猪价接受度较高,出栏积极性也较高,近期猪价出现全线回调。长期看,由于能繁母猪持续去产能,生猪供求将呈现短缺局面,猪价顶点也因而延后,拉长猪周期。但由于短期供应增加,叠加需求回暖缓慢,四季度猪价缺乏大幅上涨的动力。PPI持续恶化,经济依旧疲软9月PPI同比下降5.9%,持续恶化的颓势短难扭转。工业的持续通缩与实体经济不景气高度相关。一方面,产能过剩仍在逐渐消化,工业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增大经济下滑压力,另一方面,实体经济需求不足导致工业持续通缩,工业品价格持续走低。通缩风险升温,宽松仍有空间粮价下跌超预期,而且从供需看粮价下行趋势短期难以逆转,将从成本下降角度制约猪肉消费价格上涨,也意味着此前CPI中唯一上涨因素已经消失,而未来通缩风险将显著升温。当前CPI重新下行,我们下调10月CPI预测从1.3%至1.2%,下调16年CPI预测至1%。在可以预见的未来,GDP平减指数难以转正,意味着若央行决心扭转实际利率上升的局面,当前1.5%的存款基准利率仍存在继续下调空间。尽管降息空间受零利率约束,但物价下行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宽松周期仍远未结束。正文:1.粮食价格大跌,供需短期失衡1.1三大主粮全线下跌,首现收购价下调金秋十月刚过,秋粮收获正当时。但今年入秋以来,粮食主产区的三大主粮收购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国庆节后,大米、小麦价格均出现跳水,目前现货价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跌5%、11.5%,为12年以来新低。玉米价格也创出11年以来新低。玉米丰收集中上市、国储陈粮库存充足以及下游需求疲软等因素制约玉米价格,今年5月以来玉米市场价持续走低。在此背景下,9月18日国家粮食局公告,自11月1日起启动今年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收购价为每斤一元,为08年实行玉米临储*策来首次下调最低收购价。但目前玉米市场价已远低于最低收购价。截止11月2日,全国玉米市场收购均价1781元/吨,即*府最低收购价的8.9折,比去年同期低14.7%,玉米批发均价2.82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低4.7%。1.2三量齐升怪象,改变粮价*策预期粮食价格大跌,主要受国际粮价低迷和国内粮食库存高企影响,也反映国内粮食收购和补贴机制的缺陷。从国际上看,全球大宗粮食总体需求疲弱、产量和库存充足,叠加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低迷影响,国际粮价自12年以来持续走低。从国内情况看,截止14年我国农作物种植面积为24亿亩,玉米、水稻、小麦是我国种植面积前三大作物,分别为5.5亿亩、4.5亿亩和3.6亿亩,较04年分别增加了45.9%、6. 8%和11.3%。我国粮食产量已实现十一年连增,近年年产量稳定维持在1.2万亿斤以上,并有望实现十二年连增。回顾历史,04年国务院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同时对重点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策,05、06年先后启动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策,06年出台临时存储粮办法,08年启动稻谷、玉米的临时收储*策。新粮上市后,农民随行就市出售粮食,但如果出现主产区市场价格下跌较多、低于最低收购价时,国家指定企业按最低收购价入市收购,引导市场粮价合理回升,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但这种行*干预有明显的副作用,其中之一便是导致粮食库存储备增加。国家粮食局称,目前我国粮食库存达新高,各类粮油仓储企业储存的粮食数量之大前所未有,储存在露天和简易存储设施中的国家*策性粮食数量之多也前所未有。预计15年稻谷、玉米、小麦期末库存同比增长10.8%、13%、34.5%。同时,由于我国粮食价格高于国际价格,导致进口量增速迅猛。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15年前9个月我国谷物及谷物粉进口量为2608万吨,同比增加81%。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加剧了国内粮食供大于求的失衡。而今年以玉米临储收购价格为代表的粮价出现08年以来的首次下调,代表粮价*策预期生变,从保护粮价转向促进粮食去库存、并刺激市场需求。*策方面,预计十三五期间*府对三大主粮的价格调控仍将存在,但为了推进价格机制改革,将减少对农产品价格的干预,向市场化定价靠拢,同时或将通过逐步放弃临时收储*策,由价格补贴向收入补贴转变,改善补贴机制,继续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1.3国际粮价料持续低迷长期以来国内国际粮食价格走势接近一致,两个市场价格相关性逐步增强。美国农业部近期公布的10月全球农产品供需报告显示,年度全球玉米和大米预测产量较前一年度下降3.3%和0.5%,小麦和大豆产量则上升2%和0.35%。从库存消费比来看大豆与小麦均处高位,供大于需的局面将持续,而大米库存消费比处于八年来低位,供不应求预期上升。与此对应,美国农业部预测16年玉米、小麦、大豆价格较15年均继续下跌,水稻价格微幅增长。预计到2025年除水稻价格较16年上涨约9%以外,其他三种作物价格基本保持稳定。2.饲养成本下降,限制猪价上涨2.1饲料成本下降,支撑养殖利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是养殖业的重要饲料原料。根据我们的测算,养猪户每年每头规模生猪投入的饲料成本约占总生产成本的60%(散养生猪约占50%)。今年临近年中时,受玉米、豆粕等原料价格下跌影响,猪饲料价格随之明显下行,截止10月底,饲料成本较8月底下降20%,生猪头均养殖成本较8月底下降6%,养猪成本有所下降。饲料成本下降支撑生猪养殖利润的恢复。2014年中以来,玉米、豆粕价格与猪粮比基本呈反向关系,近期猪粮比再创8.41的4年新高,远高于盈亏平衡线。10月30日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为305元/头,较5月初养殖利润转正上涨了近15倍。2.2利于恢复供给,压制终端猪价养殖利润空间扩大,利于增强养猪户的补栏信心和产能恢复,从存栏数据看,生猪存栏量自6月份见底后缓慢回升,9月份存栏量环比上升0.6%,增速持续扩大。从供给角度看,饲料成本下降增强了供给恢复能力,压制终端猪价。生猪供给有所恢复,同时养殖户利润处于高位,对猪价接受度较高,出栏积极性也较高,数据显示三季度出栏量降幅收窄。而近期猪价全线回调,仔猪、生猪均价较8月底分别下跌8.7元/公斤、1.7元/公斤,二元母猪价较8月底下跌140元/头,终端猪肉均价较8月底跌0.88元/公斤。目前行业仍在去产能,9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852万头,较上月小幅减少,能繁母猪占生猪存栏比持续下降,说明资金断裂、环保压力增大等因素,使得养殖户补栏幅度较以往大幅下降,供给周期底端仍未显现,这也是今年2、3季度猪价大涨的重要原因。长期看由于能繁母猪持续去产能,生猪供求将呈现短缺局面,猪价顶点也因而延后,拉长猪周期。但由于短期供应增加,叠加需求回暖缓慢,四季度猪价缺乏大幅上涨的动力。3. PPI持续恶化,经济依旧疲软9月PPI同比下降5.9%,持续恶化的颓势短难扭转。工业的持续通缩与实体经济不景气高度相关。一方面,产能过剩仍在逐渐消化,工业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增大经济下滑压力,另一方面,实体经济需求不足导致工业持续通缩,工业品价格持续走低。工业产能过剩,产能去化路漫漫。从2012年2月至今,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每月同比均负增长,其中有18个月同比增速低于-100%。今年2月以来,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大幅下滑,表明工业生产状况恶化加剧,产能去化仍在途中。工业投资大幅减少,企业盈利不容乐观。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下滑明显,煤炭和钢铁等行业受影响尤甚,15年之后持续负增,9月同比分别下降达38%和28%,接近历史最低水平。从工业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盈利能力下滑明显,工业品价格下滑,增大了通缩风险。4.通缩风险升温,宽松仍有空间央行10月23日启动双降,称对基准利率的调整不仅要看CPI的变化,但也要适当参考GDP平减指数。相比于消费者物价,GDP平减指数反映更全面的物价水平,而3季度GDP平减指数同比-0.66%,较2季度下滑并再度转负,印证总体通缩已成现实风险。近期粮价的下跌超预期,而且从供需看粮价下行趋势短期难以逆转,将从成本下降角度制约猪肉消费价格上涨,也意味着此前CPI中唯一上涨因素已经消失,而未来通缩风险将显著升温。当前CPI重新下行,我们下调10月CPI预测从1.3%至1.2%,下调16年CPI预测至1%。在可以预见的未来,PPI降幅难以显著缩窄,CPI低位格局不变,因而GDP平减指数难以转正。这也意味着若央行决心扭转实际利率上升的局面,与负的GDP平减指数相比,当前1.5%的存款基准利率仍存在继续下调空间。与去年年末3%的存款利率相比,去年11月以来的6次降息以后利率已下降一半。虽然降息空间受零利率约束,但物价下行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宽松周期仍远未结束。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华尔街见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