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星
熊黛林曾发过这样一张微博图片:她的两个手腕上都缠了白色绑带。被记者问到原因时,她回答是患上了妈妈手!这条微博引起了很多有同样经历的妈妈的共鸣,纷纷留言:
其实留心一下,你会发现身边很多不同年龄段的妈妈,都遭受着手腕疼痛的折磨。难道这是妈妈们的“职业病”?真的无法避免吗?
妈妈职业病:腱鞘炎
作为一名“新手”妈妈,每天不仅要带娃,抱着孩子喂奶、洗澡、换尿布,还要兼顾做饭、擦地、洗衣服等诸多家务,非常辛苦。
如果只是累点,这也不算啥,但因为很多日常动作都需要拇指用力,控制拇指屈伸的肌腱反复摩擦,加上用手姿势不正确或者过度劳累,肌肉韧带很容易发生损伤,发生无菌性的炎症和粘连。
如果你总觉得拇指下方的手腕处疼,拇指活动不灵活、手腕用不上力,运动时疼痛明显加重,很可能就是患上了“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也就是俗称的“妈妈手”。
其实,“妈妈手”并不是妈妈们的专利,很多用手过度的职业,比如厨师、洗碗工、裁缝和长时间用电脑、手机的人,都很容易中招。
想要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患上妈妈手,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实验:
别怕!会疼说明你还有挽救的价值~
如上图所示,把拇指弯曲置于掌心,其余四指握拳,手腕向小指一侧弯曲,此时拇指根部处出现剧痛,就是握拳尺偏试验(Finkelstein征)阳性,基本就没跑了。
得了妈妈手怎么办?
妈妈手作为一种劳损性疾病,日常的防护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就先来说说,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
1、少做家务、少抱孩子
如果妈妈得了腱鞘炎,日常要少用患病一侧的手。首先要少做家务,尤其是扫地拖地、手洗衣服、做菜颠锅、端重物,对腕关节损伤最大,尽量交给家人来做,腱鞘炎谁疼谁知道,别亏待了自己!
另外还要少抱孩子,多用背巾、背带、腰凳、推车这些辅助工具,一定别累到手。
皮特用背巾vs朱莉徒手抱孩子,哪种更省力?
▼
2、注意喂奶的姿势
不要抱着孩子喂,尽量躺着、靠着喂奶,让手臂和手腕放松。
错误姿势:损伤脊柱、肩、手3、少玩手机
少玩手机。平时使用手机时,要改变用手机的姿势,尽量用食指、中指滑动屏幕,避免长时间用拇指。
4、坚持康复训练
可以经常做一些温和的手部运动,比如轻轻旋转手腕,每次时间不用太长,一两分钟就可以了。但如果运动后出现疼痛,或者疼痛加重,就说明运动过度了,可以冷敷10~20分钟。坚持每天做抓握、伸展锻炼。
抓握、伸展锻炼稍用力握紧拳头,然后最大限度将手指外展张开,反复多次!
用这些方法能减轻症状当然最好,如果无效,咱们还是老老实实治疗吧。
当然,即使后来进行了保守或手术治疗,这几条日常生活注意事项还是要遵守,否则还是可能复发。
那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目前比较常用的狭窄性腱鞘炎治疗方法,具体来说主要包括2个方面——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1、戴护腕(支具)
控制腕关节、拇指的活动,可以减少肌腱的摩擦,从而减轻疼痛,并促进局部炎症的消退。
淘宝上搜腱鞘炎+护腕、支具、护具、固定带等关键词,结果多到让人眼花缭乱。但咱们需要的可不是这种松松的毛巾圈!
正确的选择,应该是下面这几类款式:
·左一主要制动拇指,是“妈妈手”支具的首选,这种款式手掌和四指活动比较自由,相对不影响日常生活(也比较凉快);
·中间是制动腕关节,对拇指限制不大,更适合腕管综合征,不太影响手的抓握功能及用手机;
·最右是不是看着很霸气很能打?它能同时保护拇指+腕关节,但戴上后这只手基本就不能干嘛了,强制进入休息模式。
不同的款式,妈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严重程度和医嘱来选择。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产品还分不同尺码、左右手,支具过紧不利于血液循环,而过松起不到保护效果,大家一定注意别买错。
2、打封闭
向腱鞘内注射激素+麻醉药物,能够暂时缓解疼痛,但并不能一劳永逸,比较容易复发。有的患者打封闭后手腕不疼了,彻底把病忘在脑后,不在意日常的养护,一段时间后病情反而加重了。而且封闭不能反复打,否则肌腱容易钙化,让手指活动更不灵活,甚至可能发生肌腱断裂。
因此建议大家,如果选择打封闭,最好配使用一段时间的支具(护腕),并且要更主要手腕的休息和养护。
此外,局部热敷、烤电理疗、外涂药油、贴膏药也属于保守治疗,它们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往往治标不治本,只能作为辅助,这里不再细说。
手术治疗
如果经过了保守治疗,腱鞘炎还反复发作、疼痛明显,我们就需要手术治疗了。
1、腱鞘切开手术
医生会在手腕处做一个1.5-2厘米的小切口,切除腱鞘管内的粘连和肉芽组织。
在手术后,要注意护理伤口、避免沾水、定时换药,并且坚持做复健运动,避免腱鞘与韧带再发生粘连。一般1-2个星期就能基本恢复了。
2、小针刀
医院(尤其是北方地区)会采用小针刀治疗腱鞘炎。小针刀属于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中医疗法,用前端有刀刃的“针刀”刺入疼痛部位并搅动,松解粘连的组织。部分患者有一定疗效,但也有很多损伤肌肉韧带,甚至损伤神经、留下严重后遗症的病例,所以建议大家慎用这种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