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剑眉同学(健身培训师,优秀科普作者)
人类进化史上,几次改变我们行为模式的事件几乎都和生存相关,比如我们的祖先在食物出现短缺的小冰川时期,为了可以更远的寻找食物而舍弃爬行,从而演化出了直立行走的功能,我们的身体结构也因此而发生了适应性的改变。
最近十几年,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不再是食物,而是生活工作方式——我们更多的依赖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也许我们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生活方式几万年,身体依旧会有适应性的改变演化,但数码产品的未来一定是更为极简和人性化,所以现阶段我们面对手机、电脑,这些给我们颈肩及手指关节增压的数码产品,我们身体只能作出无法适应的选择,结果就是颈肩痛、关节痛等疾病。
低头族之颈肩痛
最早手机的出现,只是移动通讯,它的确是方便的,我们不需要过多的低头俯瞰手机。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使用手机的方式从“听电话”到“看手机”,这种行为模式的改变,也让我们的头逐渐低了下去。
低头其实没啥危害,人类脊柱和颈部的肌肉功能本身也包括低头,但这指的是偶尔低头,手机沉浸式的体验导致的危害之一就是我们大部分人是低头看手机。
这有什么危害呢?
人体脊柱的正常生理曲线是s型的,其中颈椎向前曲、胸椎向后曲、腰椎向前曲。
低头看手机则会让颈椎长期处于前屈的位置,通常呈现60度左右角度,在物理杠杆和重力作用下,颈部肌肉承重增加。如果一个人头部重量为5公斤的话,那么低头看手机的时候,颈部肌肉群承重相当于25公斤以上,所以很多人玩手机或者看电脑时间久了以后脖子就会感觉僵硬、酸痛。
如果本身就有颈椎管狭窄等颈肩疾病的话,则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问题,甚至有可能因为玩手机而导致“瘫痪”等并发症。
如何缓解?
首先,肯定是少玩手机。
其次,掌握正确的看手机姿势,那就是把手机端起来,尽量和眼睛处于平视状态。
第三,这类颈椎相关的疾病,几乎都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所以尽早养成好的使用手机习惯是最好的预防方式。
低头族之手部关节痛
其实经常刷微博、看手机的人,最多是颈肩压力大。
如果你经常用手机打游戏,手指触摸屏幕频率很高的时候有可能出现手指发麻,严重的还会伴随弹响、疼痛,乃至于指关节灵活性减弱,甚至感觉无法很好的控制手指,尤其是大拇指,无名指和食指也多见,并且右手比左手病发率高,这就是腱鞘炎。
腱鞘炎就是腱鞘周围过度摩擦、挤压引起的无菌性炎症、肿胀,在手机没有被发明的年代,腱鞘炎常见于手工劳动者们,比如按摩技师、裁缝、厨师等等。现在几乎多发病于玩手机的人群,而且未必都是年轻人,有些中老年人虽然不玩游戏,但因为手机打字等行为导致的手指屈伸增加,加上中老年人骨关节和肌肉比年轻人略差一些,所以也容易患上腱鞘炎。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和颈肩类疾病一样,腱鞘炎也是一个日积月累后爆发的疾病,手指在屈伸过程中(弯曲或者伸直)肌腱就会在腱鞘内穿梭,并与腱鞘相摩擦,实际上这是很常见的事,我们每次使用手机打字、玩游戏的时候,都会让肌腱和腱鞘产生摩擦,但并不会因为一次的摩擦就形成腱鞘炎。
腱鞘炎是一种慢性疾病,这样的行为时间久了,腱鞘韧带就会发生水肿、增生和粘连,伴随手指灵活性下降,产生弹响,如果感觉疼痛的话,一般因为腱鞘炎导致的慢性炎症,经常屈伸手指导致腱鞘肥厚,管腔变窄。
得了腱鞘炎怎么办?
首先,不严重的话,大部分情况是可以自愈的,自愈的关键也很简单易懂,那当然就是少玩手机啦,如果避免不了必须用键盘打字的话,可以试试语音输入法。总之腱鞘炎初期只是手指屈指不灵、发僵、轻微疼痛,这个时候减少手指使用频率,疼痛情况可在短时间内减轻。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医院咨询一下医生。
然后再介绍一个“手指操”,如果你经常食用手指的话,不妨在劳累阶段做一下这个手指作用(具体动作分解也可以戳这里看视频→手指操视频)。
第一个动作首先把手握成拳头,像我这样大拇指压在手指上,然后慢慢的伸出大拇指,向大拇指的方向慢慢伸长它,保持两秒钟,然后继续。
一组十次,做三组。
左右手轮流做,也可以两手一起做。
第二个动作,双手十指紧扣的简单拉伸。
双手交叉的同时十指略微发力夹紧,然后慢慢的拉扯十指到指关节即可,注意起到轻微的拉伸作用就好,不要用力的拽自己的指关节。
第三个动作,和第一个动作类似,就是在竖起大拇指的时候做一些简单的环绕。
第四个动作,对于咱们中国人来说就十分熟悉了,用手指从1做到10,但我们有要求,毕竟是在锻炼和活动手指,所以不要做的那么快,在每个数字做完以后适当的停留一下。
对于经常打字和用鼠标的人,小拇指、无名指和中指经常出现酸麻的情况,实际上这有可能是腕管综合症的表现,在最后我们依旧有一个简单的小动作来缓解腕管综合症的情况,那就是在双手交叉的前提下,上下移动腕关节。
注意,这些动作都是一些简单的活动和放松,对于初期不严重的情况是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如果你通过减少使用手机、电脑的使用并没有缓解症状,那医院找医生看一下,也许保守治疗无法解决你的问题。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