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是一个不放假的节日
中国第19个记者节
你知道
那些一线新闻工作者
都经历了什么吗?
03:21记者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
你看到的记者
是这样的
但其实
他们是这样的
你以为记者的采访
都是这样的
但很多时候
却是这样的
你以为记者写稿
都是这样的
但其实背后
也常常是这样的
在圈外人眼中
他们风光、刺激、神秘
在家人眼中
他们日夜颠倒,奔波忙碌
在朋友眼中
他们总是很忙,实在难约
在记者自己心中
他们是百姓了解世界的“眼睛”
是政府与民众连接的“纽带”
是观察者,是记录者,是参与者
有新闻的地方,就有记者
逢年过节
他们坚守岗位
播报着别人家的团圆
暴风骤雨
他们习以为常
身体力行告诉大家
风多大、雨多猛
灾害来临
他们逆向而行
直奔一线带来现场报道
枪林弹雨
他们无所畏惧
他们的身影和战士站在一起
有记者的地方,就有真相
他们努力让文字公允,让镜头客观扒梳线索,厘清事实他们在喧嚣中冷静,在躁动中理性澄清谬误、明辨是非
他们用镜头
记录人间万象
他们用笔杆
报道民生民情
为了做好选题
他们不分白天黑夜
凌晨点
你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记者很普通加班加点,收入一般
常常顶着黑眼圈
奔波在大街小巷
颈椎痛,腱鞘炎
成了常伴病症
陪不了家人朋友
成了生活常态
记者又很不普通记录时代,揭示真相珍视理想,守望社会
是他们的责任与坚守
曾经记者需要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现如今媒介平台更加丰富多元
能拍摄、懂直播、可出镜
左手数据分析,右手智能设备
全能型记者越来越多
时代在变,技术在变
记者的工作方式也在变
但与大众同在与社会共振的初心不变
无论社会如何变迁我们始终需要记者了解自身,传播美好,眺望远方
在今天这个节日
记者们大多会和往常一样或奔波采访,或奋笔疾书或拍摄剪辑,或连线直播
把新闻做好
就是他们庆祝节日的最好方式
记者,始终记着
记着使命与担当
我们也衷心希望他们
记着家人与自己
记着保重身体,再接再厉
记者节献词
心向远方不负时代
文
丁戈隆东
今天是第十九个记者节。
这是一个兼具仪式感与周期性的节日,对于“一直在路上”的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没有额外赋闲的假期,也没有被刻意调慢的工作节奏,有的只是一如往昔把新闻做好的坚持。
新闻工作者是时代发展进步的见证人。从用一生的新闻实践诠释着“勿忘人民”的穆青,到扎根农村、记载了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变迁的范敬宜,再到心中藏大爱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高思杰,一代又一代优秀新闻工作者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见证并记录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和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等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也树立起一座座职业丰碑。
庆祝是为了传承,铭记是为了追寻。继续向前走,不仅要赓续优秀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品格,还要心向远方,不负时代,实现“文以贯道”的职责使命。
在路上,心中才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有感动。回首过去一年,不管是在全国两会现场,还是奔走在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深调研路上;不管是曝光长春长生疫苗事件,还是迎战双台风“百里嘉”“山竹”;不管是开拓智库产品,还是打造现象级新媒体产品……广大新闻工作者用一篇篇精彩纷呈的新闻报道和评论述说时代的进步,用一组组精美绝伦的镜头记录刹那间的感人画面,用一项项转型成绩证明在媒体激烈变革的年代他们依然能行。
铁肩道义,妙笔文章;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如今,媒体融合发展方兴未艾,新闻传播格局日新月异,唯有守正创新,我们才能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努力形成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新闻品格和新闻力量。
“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唯有牢记职责使命,坚守党和人民立场,才能引领时代潮流,凝聚民族力量。唯有勇于改革创新,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实现革故鼎新,练就一身本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一代新闻工作者,记录的是一个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愿所有的新闻工作者不忘初心、怀揣理想,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荣光。
让我们将祝福和敬意
送给每一位在路上的新闻工作者
记者节快乐!
来源
人民日报(rmrbwx)、新华社
文图
南方+
编辑
冯仕妍洪鑫
校对
居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