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制造爆款并不是一件易事。它不需要高超的技术,但需要敲中使用者的共鸣点,这个过程就像在黑暗的房间里敲琴,摸索出那个准确的音符。
文|林念
编辑|金汤
1
对于32岁的杨晓雨来说,家像一个不太坚固的纸盒子,疫情过后,它又向下坍塌了一些。
她是一名全职妈妈,丈夫在一所大学附近的大排档摆摊卖炸串。上半年,学校不开学,档口也迟迟未开,无法出摊,意味着唯一的经济来源断了。他们只能待在家里,守着之前的积蓄过日子。杨晓雨有两个3岁左右的双胞胎,那段时间常常生病,积蓄马上见底,夫妻俩咬牙从网上借了钱。
这不是杨晓雨第一次面对人生的滑落。26岁时,她到天津的一家烘焙连锁店做店员,3年内一路升到了店长、督导,风风火火。事业的上升期,她发现自己怀孕了,是一对双胞胎。妈妈有腱鞘炎,爸爸的腰不好,无法为她提供帮助。为了更好地照顾两个孩子,她办理了离职,离开自己拼尽全力才够到的位置。
全职妈妈的苦恼一股脑向她砸来。完全退回到家庭中,意味着与社会脱节,她的视线只能停留在这个小小的四口之家。有几回,在小区里和妈妈们聊天,她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加入她们谈论的办公室话题。她托她们介绍工作,没收到回音,现在的单位只接受全日制本科,她只念到大专,没有任何优势。她变得自卑,渐渐不再参与这样的聊天,也很少与过往的朋友联系,每天以孩子为中心,出门时把自己埋在人群里。「妈妈」这个身份太沉重了,压得她喘不过气。
一次发现,让她抓住了生活的稻草。
今年年初,她注册了抖音账号,打算拍视频记录双胞胎的成长。无意中,她由下方链接进入了一个名为「」的视频剪辑软件。视频剪辑,听起来是一个高门槛的技术,自己不行吧……她有些怯步。看了几条视频模板,又试着点击了几个功能键,她发现没那么难,或许自己能把孩子的视频剪成好看的短片。作为娱乐,她做起了短视频。
杨晓雨踩在了视频剪辑兴起的风口。人人皆媒体的时代背景下,短视频成为主流的表达方式之一。视频内容创作者借助大量的视频模板,快速装进素材内容,不用在剪辑上耗费时间。这是一个开源、共享的设定,由用户自行创作的模板,可以开放给其他用户使用。模板师的角色出现了。可以把它视作一个工厂,模板师负责打造样板,一旦踩中热点,他们的模板会不断被复制,成为爆款。
很快,杨晓雨收到一封站内信,邀请她成为创作人,有发布模板的权限。她做了一些字体和特效,剪进几张孩子的照片,一口气做了好几个。那时恰好是六一儿童节前后,她创作的儿童主题的模板被近2万人下载使用。那个模板可以插入28张照片,一位幼儿园老师找到她,希望她能把照片数量增加到48,刚好放入她带的48个小朋友。后来她又琢磨出一个七夕节的模板,使用量蹭地一下,涨到了万。
成为创作人的第16天,杨晓雨收到了制作模板的第一笔收益,元。她扭头和丈夫说,「我感觉比你卖炸串还挣钱呢。」收入和使用者的反馈让她开始正视这项工作,拿到收入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买了一台稳定器,一个三脚架,还有三块幕布。剩下的钱,给妈妈发了生活费,又给孩子买了玩具。
对短视频一窍不通,得学。白天静不下心,她要等晚上10点后,孩子都睡了,再悄悄掏出手机,研究平台上排行前10的「大佬」们的视频风格、看别人发布的教程,例如如何根据音乐节奏卡点,如何给照片调色。创作者们共同建了一个群,她不好意思在群里说话,只是默默在一边看着别人的讨论,记下笔记。
制造爆款并不是一件易事。它不需要高超的技术,但需要敲中使用者的共鸣点,这个过程就像在黑暗的房间里敲琴,摸索出那个准确的音符。视频模板给了那些喜欢短视频,又羞于露脸的人被看见的机会。门槛低、操作简单,任何人都可以入场和表达。这些人曾经生活在隐秘角落,因为制造爆款而被照亮,我们由此看到了他们的生活。和模式化的模板不同,他们的故事诠释了命运的丰富和多样性。
杨晓雨与龙凤胎
2
杨晓雨不是孤例。今年7月,一个「闭上眼都是你」的视频模板在抖音爆红。制作这个模板的,是18岁的高中生流年。他将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电影《声之形》改成了模板。那是一部关于校园暴力的动画电影,他在女主角的身上看到了曾经孤独、怯懦的自己。
那源自流年小学的经历。一次课间,他不小心碰到了另一位男孩的手臂,惹怒了他,男孩集结了班上的其他男生,对流年施加霸凌。流年不再敢上学校的厕所,他知道,那群人会在厕所里等他,用水桶朝他身上泼水。他一放学,就得骑上自行车,飞快地离开学校。他只要慢一步,就会被阻拦在小巷里。他们用棍子敲打他的手和腿,留下一块块淤青。学校成了流年最恐惧的地方,他不愿意去学校,父母问起原因,他不回答,麻木地听父母的骂声,再硬着头皮往学校走。霸凌持续了一个月,直到流年转去另一所小学才得以终止。
那段经历使原本开朗的流年失去了交朋友的勇气,成为他性格的转折点。一直到初中结束,他都不会主动和任何人说话。他的世界很小,放学后一个人回家,反复看新海诚的电影。他喜欢新海诚静谧的电影风格,能从中得到抚慰。
高一那年,他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在楼下的仓库为网店打包快递,这份工作不用和人交流,只要重复着那几个动作:撕胶带、折叠纸盒、封口,适合当时的他。他常常干到凌晨两三点,甚至一天干12个小时,一个月能拿到块钱。兼职做了5个月,赚了1万4,一半给了父母,剩下的一半用来买手机。班上只有他没有手机,别人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