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肯定是有用,但他的作用不是简单的对游戏内的操作有帮助,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状态上的保持。肯定有朋友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高分段或者职业选手直播时,他们的屏幕会切的很频繁,鼠标点的很快,就是一看到就知道是老江湖了的感觉。
顶级切屏以李总为例,你为他只是在切屏,但这个操作除了能观察战局,更能保持自己的精神状态一直在一个高点,能让自己持续high起来,这在高分段或者比赛中是很重要的。这个作用类似于嚼口香糖,像库里咬牙套,你以为人家在装逼,其实人家在放松。
再说回uzi的操作,反复点地板,这个操作s2末期开始就陆续有高玩在用。比如那个时候的新手都不知道砍防御塔为什么也要走a,其实也没什么道理,就是锻炼右手中指的一个灵活性。
包括当时我也常在开局的一分半里躲草丛一直三角形走位,然后左右左右来回点,确保每一次点的距离都是相同的,这就是一种热手。当你熟悉了这种感觉,在对线中也开始这样做,你就感觉自己一直在high着打,对什么都反应的更快。
类似于你要跑步或者起跳,你站在原地直接干拔,和你在原地附近反复跳步之后再发力,这个启动速度绝对是差了很多。是半准备好的状态和从头开始准备的区别。我们打篮球,打羽毛球乒乓球网球都有这种半蹲前脚着地腿左右晃的蓄势待发的动作,如果是全掌着地就会慢半拍。
回到游戏中,说他己这么用没感觉,该接技能还是接技能,就是因为这个操作是状态的保持,不是硬性操作(就是提升基本能力的操作)。很多人也发现uzi是右手最不闲的,李哥是左手最忙的,但有一个高手他现在的操作就像个禅师,不慌不忙的,就是theshy。他这半年也没少直播,经常看他直播的应该都知道他是什么个风格。
经常走着走着站原地视奸对面,切屏都很少切,而且都是拖着屏幕切,操作显得很”慵懒“,却很实用,就是不费多余的力气。他早年的操作节奏要快很多,15,16年直播的时候依然有年轻人的样子,操作带风,现在就是稳扎稳打,因为对现实有着足够正确的判断,就比如我站在塔前给你压力。
让你出不来,那我站你塔前看你在塔里焦急的来回乱晃,和我站在塔前跟你一起乱晃,哪个更有压迫力呢?所以视奸是很有用的,能给对手尤其实力不如你的人很大的心理压力。像林书豪来cba后与本土后卫最大的区别,就是他运球从来不浪费每一步,扎实且高效率,这是经验老道的象征。
再说说健康方面,不止职业选手,很多游戏玩多了的人都有腱鞘炎(俗称鼠标手),这就是手指手腕过于劳累带来的炎症。拿我自己举例,我s3练锐雯,锐雯是lol里操作需求最高的英雄之一,有很多细节的操作,尤其是频繁的点地板取消后摇,比我s2最爱玩的剑圣要难很多,一个多赛季打了两千多场之后,我的右手明显感觉僵硬了。
而且中指经常疼痛无法太过频繁的点地板。我被迫去适应之前从没用过的A键,这缓解了我的中指,但是却让我的右键操作的感觉发生了变化,因为习惯了范围内自动A,导致我右键点击不够准确了,放技能经常给错目标。
再说uzi,他的手伤也是出名的,跟他的操作习惯绝对不无关系。打职业几乎没有手没伤病的。所以减轻操作负担也是很重要的健康保护。前一段《lck加班了》里面也做了关于职业选手健康的一期节目,当时小伞说如果职业选手足够健康,那么年龄将不是问题,我是很赞同的。我个人早年也是有半职业水准的玩家,然而现在却因为伤病和心态问题,让我几乎无法高水准发挥自己了,打五盘三盘迷都是常事,然而我还没李哥年纪大。
所以外界不懂行的常说谁谁谁老了,反应慢了。其实他们是打的太久了,累了。心理和健康的双重影响,让他们不可能再有五年前的拼劲。失败后那些略显无奈却不再委屈的脸,就是最好的证明。
PS:部分文稿图片非原创,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