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仅见于半侧肢体者为半身麻木。
在古代饭籍中,半身麻木与四肢麻木均属于“痹”、“中风”等病证范畴。本症见于脊髓炎症、结核、外伤及多发性神经炎等。
..........................................................................................
1.发病症状
..........................................................................................
(1)中气虚弱:半身麻木,伴有肢软无力,并有心慌,气短,畏风,自汗,脉弱,舌淡,苔薄白等。(2)营血亏损:半身麻木,伴有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脉细弱,舌淡嫩,苔薄略干。(3)风寒外袭:半身麻木,伴有头痛身痛,恶风寒,无汗,脉浮紧,舌苔薄白润。(4)肝风内动:半身麻木,伴有不同程度的震颤,并有头晕,头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脉弦有力,舌质黯红,苔少或薄*而干。(5)湿痰阻络:半身麻木,伴有沉重感,并有头昏沉,呕恶,心闷不舒,脉弦滑,舌淡黯,苔滑润或白腻。
..........................................................................................
2.病因分析与鉴别
..........................................................................................
(1)中气虚弱半身麻木与营血亏损半身麻木:皆为虚证,起病缓慢。但病因病机不同。气虚半身麻木多因劳累过度,饮食不节,或药物攻伐太过,以致中气受损,元气不充,发生麻木。血亏半身麻木则多缘失血过多,或房劳、多产损耗营血、阴精,或热病后期阴液受灼,或过服辛温助热之品,使阴血亏损,筋脉失荣,则发生麻木。气虚半身麻木责之于脾气虚弱,血亏半身麻木则究于肝肾不足。气虚半身麻木多发生于右侧肢体,伴有微畏风、时汗出、心慌、气短等;血亏半身麻木多发生于左侧肢体,伴有头晕、目眩、失眠、心悸等。两证的脉均呈弱象,但气虚脉偏缓,血亏脉偏数。(2)风寒外袭半身麻木与肝风内动半身麻木:皆为实证,起病快。但风寒外袭半身麻木乃由风寒侵袭皮毛,由皮毛入于络脉,络脉闭阻所致。肝风内动半身麻木是由于肝阳素旺,阳亢生风,风窜经络,经络失荣而发病。从病因上,风寒外袭半身麻木有感受风寒史,而肝风内动半身麻木多与情志波动有关。两证的辨别要点为:风寒外袭半身麻木伴有身痛及恶风脉浮等表证,肝风内动半身麻木伴有不同程度的震颤,及头晕头痛脉弦等肝旺证.(3)湿痰阻络半身麻木:由于脾不化津,津蓄成湿,湿聚为痰,痰伏经络,出现半身麻木。辨证要点为:形体较胖;麻木伴有肢体沉重,脉弦滑,苔白滑或润腻。妇人白带多。湿痰为标,脾虚为本。
..........................................................................................
3.艾灸取穴
..........................................................................................
第1天
中脘(参考温度54℃,参考时间50分钟)
足三里(参考温度48℃,参考时间40分钟)
神阙(参考温度54℃,参考时间60分钟)
第2天
环跳(参考温度48℃,参考时间30分钟)
阳陵泉(参考温度48℃,参考时间30分钟)
神阙(参考温度54℃,参考时间60分钟)
第3天
风市(参考温度48℃,参考时间30分钟)
申脉(参考温度48℃,参考时间30分钟)
神阙(参考温度54℃,参考时间60分钟)
第4天
肩髃(参考温度50℃,参考时间30分钟)
曲池(参考温度48℃,参考时间30分钟)
神阙(参考温度54℃,参考时间60分钟)
第5天
风池(参考温度52℃,参考时间30分钟)
悬钟(参考温度48℃,参考时间30分钟)
神阙(参考温度54℃,参考时间60分钟)
第6天
身柱(参考温度54℃,参考时间60分钟)
腰阳关(参考温度54℃,参考时间60分钟)
三阴交(参考温度48℃,参考时间30分钟)
神阙(参考温度54℃,参考时间60分钟)
第7天
委中(参考温度48℃,参考时间30分钟)
照海(参考温度48℃,参考时间30分钟)
神阙(参考温度54℃,参考时间60分钟)
第8天
百会(参考温度52℃,参考时间30分钟)
哑门(参考温度52℃,参考时间30分钟)
列缺(参考温度48℃,参考时间30分钟)
神阙(参考温度54℃,参考时间60分钟)
-文完-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推荐年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