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季节交替之际,因气候干燥、天气冷暖变换较快等原因,一些传染病在这些时刻也相继出现。鉴于此,我园特推出以下传染病防治小知识,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们预防为主,不慌不燥,共同保障和护理幼儿身体健康。
01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一种肠道病*引起的,多发于小儿的一种病*性感染,要注意好幼儿的卫生,做好预防措施。
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帕、玩具餐具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传播途径,亦可经口传播。
临床表现
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常伴咽痛。整个病程大约在一周左右结束。
02
新冠病*
新型冠状病*,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其命名为-nCoV。新型冠状病*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新*株。
临床症状
人感染了冠状病*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对于新型冠状病*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易感人群: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被感染的主要是成年人,其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
做好自我保护
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并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戴上口罩就诊,同时告知医生类似病人或动物接触史、旅行史等。
03
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临床症状
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该病是由流感病*引起,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一种。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流感患者应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
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手段。
普通感冒、流感、新冠区别
04
肠道类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包括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以及食物中*等;阿米巴原虫引起的阿米巴痢疾;相关病*引起的病*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等。
临床表现
大多数肠道传染病发病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传播途径
经水传播
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源,洗涤被病原体污染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可使水受到污染。水源受到污染后可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霍乱、伤寒、菌痢被称为三大水媒病。
食物传播
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污染的危险。食品中的病原体可来自存放容器、进餐用具、手的接触、施用粪肥及被昆虫污染等。
接触传播
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衣物、文具、门把手、钱币等都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昆虫传播
苍蝇、蟑螂等都能起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虫的肠管里存活一段时间,甚至繁殖。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也是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的重要原因。
传染病预防相关措施
1、要搞好室内卫生,搞好粪便管理,及时清理垃圾,保持室内良好通风。
2、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并从口入。
3、搞好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碗、筷等餐具要严格消*,远离传染病人和带菌者。
4、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预防传染病儿歌
遇到传染病不信谣不传谣,积极面对和预防。祝所有幼儿健康快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