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德县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论癌症骨转移三骨转移的姑息放疗
TUhjnbcbe - 2021/1/3 9:19:00
论-癌症骨转移(三)骨转移的姑息放疗

一、恶性肿瘤骨转移放疗的剂量分割方案对于初治的骨转移病灶,不同的放疗分割方案均可获得相似的疼痛缓解效果,包括30Gy/10f、24Gy/6f、20Gy/5f及8Gy/f。这些随机对照研究并未特别区分椎体与其他部位的骨转移病灶于照射后疼痛缓解的差异。单次大分割照射后长期副作用的发生率为1%~7%,与分次照射没有差异。·30Gy/10f、24Gy/6f、20Gy/5f及8Gy/f分割方案在缓解疼痛方面无显著差异。·单次大分割照射在治疗上比较方便,但因疼痛复发需再次照射的风险大于分次照射。·尚无证据表明单次8Gy照射对椎体转移灶疼痛缓解的效果显著劣于分次放疗。·单次大分割照射严重长期副作用风险很小,与分次照射无显著差异。·无须进一步进行单次大分割照射治疗椎体骨转移病灶的研究。二、骨转移病灶的再程放疗尽管没有研究专门探讨骨转移病变疼痛症状复发后的再程放疗,但多数研究都包含了这部分患者。首程放疗为分次照射方案者因骨痛复发需要再次照射的风险为8%,而单次照射者再治疗的风险为20%。对于椎体的复发病灶,采取外照射(EBRT)进行再程放疗可很好地缓解疼痛症状,骨痛缓解率为44%~87%。·目前的证据不能明确合适的再程照射剂量和分次方案。·当再程照射也包括脊髓时必须倍加小心,应计算首程放疗和再程放疗脊髓累积生物等效剂量,以估计放射性脊髓病发生的风险。三、立体定向体部放疗(SBRT)的适应证通过SBRT技术可增加椎体转移灶的照射剂量,并产生陡然跌落的剂量梯度,以更好地保护相邻的神经结构。目前发表的关于SBRT安全有效性的数据均来自回顾性单中心研究。对于位于椎体的骨痛性转移灶,尽管尚无证据明确适应证或照射剂量,但一些早期研究结果提示,采用SBRT进行椎体转移灶的再程放疗可行、有效且安全。·SBRT仅限于临床研究,骨转移患者合并脊髓压迫症状时不能将其作为首选。·SBRT治疗椎体放疗后复发的病灶,目前仍限于临床研究。三、其他治疗手段能否替代EBRT技术?1.脊髓压迫的手术减压与术后放疗对于有脊髓压迫症状的患者,仍须进行减压术后的放疗。手术减压的临床决策应由包括神经外科医师在内的不同学科人员来共同确定,同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一般情况、原发肿瘤部位、转移灶的范围和分布以及预计生存时间。根据现有证据无法确定术后EBRT的剂量。目前最常用方案为30Gy/10f,以杀灭镜下残存微病变为目的。没有关于术后单次大分割EBRT的经验。对符合条件的有脊髓压迫症状患者应考虑进行照射剂量和分次方式的研究。2.放射性核素与EBRT对于多灶性骨转移,放射性核素治疗是重要的姑息性治疗手段,其适应证为骨扫描示成骨性转移的某些特殊病理类型肿瘤或因多灶而无法接受EBRT的肿瘤。下一步应进行前瞻性研究来明确局限性骨转移患者是否需要预防性核素治疗,以及是否可以联合其他全身治疗药物(如双膦酸盐或化疗药物)。3.双膦酸盐与EBRT对于有疼痛症状、无并发症的骨转移患者,双膦酸盐并不能替代EBRT。尽管一些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显示,采用EBRT的同时使用双膦酸盐可以成功缓解骨痛、加速破坏骨的重新骨化,且副作用在可接受范围内,但目前并没有证据显示,EBRT联合双膦酸盐的作用优于单纯EBRT。4.椎体成形术与EBRT目前没有前瞻性研究结果支持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或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以替代EBRT。理论上,这两种技术适用于因椎体转移而致椎体不稳的患者。一些小规模研究报道了联合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或经皮椎体成形术与EBRT、立体定向手术或放射性核素的疗效,但这些证据并不足以得到明确的结论。关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或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前瞻性研究,应重点解决合理的患者选择、有效性、*性以及与放疗的时间顺序等问题

癌研究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癌症骨转移三骨转移的姑息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