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救大平台
真实病例:
患者女性,35岁,既往身体健康,无外伤、手术史,无静脉栓塞病史。
2天前间断胸闷、胸痛,到单位诊所做心电图,显示正常心电图,医患双方均未介意。
第三天早晨5:10分突发双侧胸部剧烈疼痛,呼吸困难、气短,急来部队门诊部。
病人当时情况:气急,大口吸气,呼吸极度困难,双侧胸部剧烈疼痛,不能平卧,大声喊叫、濒死感,双侧颈静脉充盈,颈部以上紫绀。
当时高度怀疑急性肺动脉栓塞,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肌注可拉明0.mg×2支、纳洛酮80mg×2支,肝素钠单位肌注(未来得及建立静脉通道)。
约15分钟后病人呼吸停止,及时医院,行心肺复苏术抢救约50分钟,无效死亡。
肺栓塞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
据报道,儿童尸检发现肺栓塞约占3%,大于60岁者可达20%,90%的致死性肺栓塞发生在50岁以上。
肺栓塞是仅次于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人类第三大死亡病因,死亡率高达20%~30%。许多病人常常未来的及进行任何检查,就可能逝去,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是死于1小时之内。
由于肺栓塞临床表现及诊断缺乏特异性,误诊或漏诊率可达60%~70%。
肺栓塞临床误诊的疾病涉及多个系统、多种疾病,如:误诊为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其中20%~40%的患者易被误诊为肺炎,因为肺栓塞和肺炎均是临床常见病,而肺炎和肺栓塞可有类似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一个35岁年轻健康女性,突然出现肺栓塞急症,非常少见。但她也恰恰准确的诠释了肺栓塞的凶险,以及大众缺乏必要医学常识、年轻医生缺乏足够经验的现实情况。应引起重视,引以为戒。
导致此病例漏诊的原因分析:
1患者本人缺乏对肺栓塞疾病的认识,由于平时身体健康,也未进行健康查体。2天前虽然有胸部症状先兆,出现过阵发性胸闷、胸痛前期症状,但当时并未引起患者本人注意,认为是天气过2第二天到单位诊所就诊,医生给予心电图检查,显示正常心电图,排除心血管疾病后未进一步拍胸片及其它排除性检查,且由于患者年轻,医生也未往肺栓塞方面考虑。3病人没有任何易发因素及形成血栓的高危因素,如:下肢腿部肿胀、肥胖、高血脂病史等。此例病人给了我们普通人一个重要警示:
1掌握必要的医学常识,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家人何其重要。因为很多时候都是由于缺乏必要医学常识、自以为是或疏忽大意错过了最佳疾病救治时间。2对不经常出现的突发性疾病医院诊治,尽量避免、减少误诊延误救治。而肺栓塞就是误诊率极高的疾病,类似情况还有很多,一般医务人员、医疗水平有时很难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肺栓塞是一种什么疾病?
01
什么是肺栓塞?
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肺栓塞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02
临床表现
①呼吸困难,胸膜痛、咳嗽、心悸、焦虑等症状,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肺内闻及湿哕音等体征。②下肢肿胀、小腿痛等是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重要线索。③大面积肺栓塞的表现:严重呼吸困难,晕厥、呼吸急促、右心功能不全和低血压。可以猝死(约有5%患者),或发病后数小时内死亡,休克和急性右心衰竭为突出表现。可有小量咯血(约占10%),患者可发生晕厥及高血压。④并发肺栓塞时常有发热、胸痛、咯血、*痰及胸腔积液。但出现“肺栓塞三联征”(呼吸困难、胸痛和咯血)者不足30%。
03
引起肺栓塞的危险因素
根据造成肺栓塞可能性大小将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分为如下三个等级:
①高危:骨折(髋或腿)髋或膝关节置换、大型普外手术、严重创伤、脊髓损伤;
②中危:膝关节镜手术、中心静脉置管、慢性心衰或呼衰、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卒中瘫痪、化疗、产后;
③低危:卧床3天、不活动、年龄的增大、腹腔镜手术、肥胖、产前、静脉曲张。
目前公认肺栓塞(PE)中80%~90%是由深静脉血栓(DVT)引起。
据国外资料,手术后发生DVT的危险性在胸腹手术为14%~30%,在泌尿手术(特别是前列腺手术)为22%~51%,在妇产科手术为7%~25%,在下肢骨折手术为50%。
临床观察发现,下肢静脉病变者中有40%~60%的病人会发生肺栓塞;心血管死亡病例中,有大约10%左右出现较大栓子堵塞肺动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的发病率为28%~50%;肾病综合征发病率为10%~35%。
高危妊娠、长期使用避孕药、糖尿病及结缔组织病也可能诱发肺栓塞。
04
肺栓塞有哪些预防措施?
一般预防
1对于高危患者,可适当按摩、活动肢体,下肢活动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下蹲或起立;正确咳嗽与深呼吸,必要时可利用加压泵、弹力绷带及穿弹力袜等方法加快静脉回流,以预防深静脉血栓。2鼓励患者多饮水,以稀释血液,同时注意控制胆固醇摄入量,可适量饮茶及多摄入大蒜、黑木耳、新鲜果蔬,注意控制体重、戒烟及保持平稳心态。3对于孕产妇,应避免长时间卧床,注意适量运动。如需要使用避孕药,应注意缩短服药时间,以5年为宜,或间歇服药,如年龄超过40岁,则不建议药物避孕。4对于有栓塞病史的患者及高龄人群,应注意定期检查双下肢是否对称肿胀,是否有静脉曲张、皮肤发绀、压痛等症状。5在治疗高危患者时,应注意避免应用可刺激静脉壁的药物,并及时将静脉插管拔除;处理严重外伤患者与手术患者时,注意保护好盆腔静脉、邻近四肢静脉及其周围组织。术后慎用大剂量止血药,对老年病人鼓励早期下床。药物预防
目前预防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常用药物包括右旋糖酐、华法林及肝素。
右旋糖酐: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易扩容过量,应慎重。
小剂量肝素:对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有肯定作用,高危人群和外科手术超过30分钟者,应给予预防性抗凝治疗。
华法林:术前口服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作用。较低百分比为45%
总结
至今,肺栓塞仍是经常误诊和误治的疾病。只有不断提高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对肺栓塞诊治知识的了解,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适当防范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肺栓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参考资料:
蔡学杰,赵飞,曹琦,耿淑征.突发急性肺动脉栓塞死亡1例[J].承德医学院学报,(01):76.
王哲人,王湘.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及预防[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8(3):-
往期回顾:
著名呼吸病专家刘又宁:我们对新冠有哪些深深的误解?
香港大学公布了一个让全世界紧张的病例……
美媒:新冠疫情加速急诊室分诊自动化
欢迎参加第六届全国中医急诊论坛
回眸盛会,收获满满!流连忘返,明年再见!
第四届(年)王正国创伤医学奖提名通知
最全解读
新型冠状病*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瑞不可挡,格新未来”系列直播第一期:创伤的规范救治
中国医师节——致敬白衣战士!
第五届亚太国际急诊论坛顺利闭幕!附精彩花絮
急诊急救大平台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