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百问》(年)
嗣后书商更名产宝百问,托名朱震亨。齐序:望闻问三事穷于女妇。盖医之候病,止于四术,而切脉为下。然望、闻、问三事可施诸丈夫婴儿,而每穷于女妇。彼朱门艳质、青瓚静姝,声咳莫聆,色笑谁睹?望与闻,既以嫌远矣。所恃问之一道,而其受病也,不于床第不可说之地,则为悒郁,莫能喻之惊。其为证候也,非关经产即属带淋,可云某事曾否有无,某处如何痛痒,某物若为色状,问之则医危,不问则病危。虽然,胡可问也。于是病者择言而授指奶妪。奶妪展转而传语主人,主人未言,先顿其面,欲言更恧其词,乌三变而成白。尚有真病入于先生之耳哉?三指之下.所得几许,又安能浅深细按,如丈夫婴儿之得,从容谈笑,以究其故也?无已而为之说日:医者意耳。夫舍四术而至求之于意,无惑乎其难之也矣。崇祯庚辰岁三月十日为予悬弧之岁之月之日乌程闵齐佤序(明代就已经认识到四诊收集资料的准确性,但也不能忽视一点,有的朝代是不避讳男女接触的。中医到底是治病还是猜病啊,你是治病还是被病带着走啊,假象纷纭,谁人慧眼独具?)男女受形之始何以别之答曰.男女之合.二情交畅.阴血先至.阳精后冲.血开裹精.精入为骨.而男形成矣.阳精先入.阴血后渗.精开裹血.血入居本.而女形成矣.阴阳均至.非男非女之身.精血散分.骈胎品胎之兆.父少母老.产女必羸.母壮父衰.生男必弱.古之良士也者.首察乎此.气受偏疾.与之补之.补羸女.则养血壮脾.补弱男.则壮脾节色.羸女宜及时而嫁.弱男宜待壮而婚.此疾外所务之本.不可不察也.(齐光禄大夫褚澄)
(这应该是最早对受精的介绍了,不同于精卵结合,中医认为是男精女血的物质与功能态的结合,背后也有阴阳思维的指导。既然精血结合是所务之本,那么肯定越充足越好,女养血,男节色养精,这是从先天的角度来调,而补脾则从后天来调。也得注意,节色与戒色,有区别吗,其实现在是纵欲过度的时代,十人九虚的,只是不自知罢了,以百年之期竟逐色相之妄,无力回天。除此之外,还有疾,后世的男科妇科的方书就主要强调这一部分,也很丰富)
师言一月为胚.二月为始膏.三月为居经.今既居经.正是为作胎也.何以谓之居经答曰.阳施则别.阳者气也.阴化则搏.阴者血也.二情交畅.血气和调.故令有子也.经云.肝主藏血.故一月谓之血凝.阴气方始凝结.足厥阴肝经养之.肝与胆合.二月为之胚.兆未成器.犹之胚也.足少阴胆经养之.三月阳神为*.手心主胞经络养之.且经者常也.天真之气.与之流通.故三旬一见.今既三月不行.所以谓之居经也.(1.血气和调,具体的调理方法是什么呢,还是不离前文提到的精血阴阳,阳气主温煦推动,可以联想一下精子火力。2.二情交畅,这就有一个动态的感觉在里边了。倒未必是男女两性的情致,应加以注意。天地无情而孕育万物有情嘛。3.接下来对前三个月的胎儿发育开始介绍,首先我们需要考虑,为啥只说三个月,第一三个月胎儿分男女,第二,前三个月对能不能留住胎儿很重要,容易小产。一二月主要是阴气凝血,物质层面,三月阳气为*,就是功能或者神*层面了。但很遗憾,中医后来发展的这方面渐渐遗忘。或者说,能力水平不行,只能放弃这一块。)十月养胎
《妇人大全良方》(年)
凡医妇人,先须调经,故以为初。经脉不调,众疾生焉,故以次之。若劳伤血气,则风冷乘虚而干之。或作之于经络,或循入于腹中。若流入关元,致绝子嗣,随其所伤而变成疾。疾病既无,须知求嗣,故以次之。(这是一个宏观的介绍,比较全面。女子以调经为本,经谓之月信,言其有规律也。为什么这个规律被打破了呢,有哪些致病因素呢?我们来看,一是劳伤导致血气虚,这个范围就很广了,内经开篇就讲不妄作劳,所以,你想想,哪些是你过分消耗损伤自己了?熬夜算吧,过度美容健身算吧,有一居室想买大别墅其实也算的。每个人能力有大小,量力而行,草绳绑白菜就是白菜价,绑大闸蟹就是大闸蟹价,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你绑不紧你啥价都要不上,把该做的事做好就行了,各安己位,突然想起来祖师说的:个人生死个人了,个人吃饭个人饱。日日是好日。六十四卦卦卦是好卦,吉凶生乎动嘛。二是风冷,指的外感六淫邪气,女性特殊在有一个从外阴而入。三是侵入途径,邪气可以影响经络,也可以直入脏腑。这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