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吉法师主讲
台南极乐寺
/3/17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请掀开《圣学根之根》第一册,《弟子规》第二十六页的第二行看起。上一节课我们学习到这句的经文。“过能改,归于无”,勇者一定是知过、知错能改的。知过能改的人,自然他的错误、身上的毛病习气就会慢慢的减少。如果我们犯了错,还刻意的掩盖自己的过错,这就是错上加错,所以“增一辜”,这就是罪加一等的意思。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到的经文。今天再做一些补充说明。之前也有提过,在《了凡四训》当中有“改过之法”。而改过之法是提醒我们要发三心,第一是要发耻心。我们想想看,从古到今圣贤豪杰,跟我们一样都是人,并立于天地之间,是为三才者天地人之一。为什么圣贤豪杰他们的德行、学问都能够流传千古,经过了世世代代之后,后人还把他们尊奉为圣贤、尊奉为老师?像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他老人家被尊奉为万世师表,世世代代的帝王将相、读书人,无论是从事士农工商哪一个行业,没有不恭敬孔老夫子的,夫子的教化把世间上的人们都教导成为了圣贤君子。所以看古来的圣贤是“百世可师”,而我却是“一身瓦裂,耽染尘情”。我们这一生当中却是碌碌无为,而且耽染在财色名食睡五欲七情的享受当中,“私行不义”,做出种种不义的、不善的行为,还觉得人都没有见到、都没有看到,一点惭愧心、一点羞耻心都没有。了凡先生谈到,这是“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这个话就说得很重了。也是鼓励我们要发起耻心,羞耻之心,觉得自己的德行没有办法跟古圣先贤相比,所以我们就要更加的奋发努力。“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羞耻之心对于一个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当一个人有羞耻之心,他自自然然就不敢作恶,羞于作恶,耻于作恶。所以“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如果当一个人他失去了羞耻之心,他没有惭愧之心,这里讲的就跟禽兽一样,自己都没有觉察出来。所以羞耻之心,是我们改过迁善最重要的枢纽。所以一个人惭愧心生起来、忏悔心生起来,他改过必然非常的勇猛,把自己过往的习气毛病都修正过来。所以佛门的祖师印光大师也强调“耻”,知耻,耻这个字对于我们的利益是无量无边的。有羞耻之心,就跟圣贤相近;如果我们没有羞耻惭愧之心,则与禽兽相同,所以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这里也跟大家分享,在南齐时代,有一位贤德之人叫陶弘景,“弘景异操”。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他是丹阳这一带的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南京。在南北朝的时期,他经历过南朝的宋、齐、梁三个朝代。而他一生当中对于道家学说有非常深入的实践,不但是研究,而且他有他实际修证的功夫,所以对道家、医家他都非常精通。陶弘景出生在书香的世家,从小就很爱读书,所以不到十岁的工夫,他已经博览了许多的典籍,自然而然对于圣贤的教诲他是非常的了解。这就形成了他通达世事的智慧,以及非常豁达,超然物外的人生观。因为他非常的博学多闻,所以当人们对于经典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都会来向他请教。当人们跟他请教问题的时候,这个问题他也搞不清楚,不知道如何回答,于是他就回去赶紧查找经典,废寝忘食的要把经典的义理了解清楚。所以历史上记载他是读书万卷,非常博学多闻。可是“一事不知,以为深耻”,这当中如果有他自己也搞不明白、搞不清楚的问题,他就生起惭愧心、羞耻之心,一定要把它读通、学通为止。家人觉得他这么废寝忘食的读书非常的辛苦,就劝他说:“这世界上没有完人,哪有可能古今中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人家问你,你要是不知道,你就说你不知道不就好了吗?”而陶弘景却认为说:“虽然人不可能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可是当别人提出了问题,自己不能搞清楚的情况下,还不去认真的学习,这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下下等人,那我怎么能不感到羞耻?”孔老夫子就曾经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这是上上根之人;“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如果是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按照孔老夫子这个标准,当人跟我们问问题,我们还没有办法应对,这已经是困而学之,所以不能再做这种困而不学之人!家人听他这么说,也觉得非常的有道理。到了他十岁,他得了一部书,是一位道士葛洪写的《神仙传》,他看到了之后就非常的欢喜,日夜的都去钻研这本书,对于道家清净无为的思想境界,他内心是非常向往的。所以他说:“仰头看着青色的蓝天、热烈的白日,天地宇宙之间的造化是这样的奇妙”,他内心当中就深深的向往,希望通过对于道家经典的学习,真正达到这个境界。所以他说:“仰青天观白日,不觉为远矣。”因此,陶弘景他一生在道家的研究,还有道家的修持方面非常的深入,后来也成为了一位道家非常重要的代表人物。在那个时代,梁武帝一生当中非常恭敬佛法、护持佛法,可是他跟陶弘景关系又特别的好。等到梁武帝即位,就很希望邀请陶弘景来到朝廷当中帮助他,遇到国家的大事要处理,都希望得到陶弘景的帮助跟辅佐。可是陶弘景这个人对于功名富贵一点都不放在心上,虽然是皇帝非常想邀请他来宫廷当中担任重要的职位,但是都被他婉言拒绝了。于是梁武帝只好遇到国家大事无法解决,就写信来向他请教,因此当时的人都把陶弘景称为“山中宰相”。对于陶弘景的一生,蔡振绅先生也评价说,所谓读万卷书,这么博学多闻的人,可是人们请教问题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他答不上来,他也搞不清楚,就生起了惭愧心、羞耻心,这就是夫子所说的一。“吾道一以贯之”,一是什么?就是陶弘景他所做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而成圣。得其一,万事毕”。一是很有深义的,道家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佛家也讲当一个人大彻大悟,他自然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就完全通达明了了。所以一可以说是一心,可以说是一真,可以说是一悟一切悟,一是很有深度的。而陶弘景是“得一了一”。确实古时候的圣贤人,对于儒家、道家都有深入的研究和修证。在道家的修证当中,他也是达到了很高的位置,所以他能勘破世情。连帝王要邀请他到宫廷当中任要职,他都不放在心上,为什么?他所追求的是更高一层的精神的境界,而不是人间的功名富贵。而他求道乐在其中,这种享受是人生至高的享受,这也是凡俗之人所无法体会的。陶弘景后来享高寿,八十五岁“无病而逝”,而且是“颜色不变,屈伸如常耳”。无论是儒释道三教的圣人,这些圣贤人他有修有证,到了他最后生死关头,都可以达到生死自在的境界。而且他走的时候是善终,又是享高寿,瑞相还这么好,这是说明他一生当中修证的功夫是非常之高的。这是陶弘景的故事,也是启发我们在改过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发耻心,耻心就是羞耻心、惭愧之心。而第二是要发畏心。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千万不要以为只有我们眼睛看得到的这些人、动物、树木花草,要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道理我们日后学习《太上感应篇》跟《文昌帝君阴骘文》,就能比较深入的了解。所以即使我们所做的过错是非常隐微的,你觉得人并没有觉察到我们做了什么,譬如我们起心动念,起一念善、一念恶,或者我们善恶造作出来特别的细微,人是没有觉察到,可是实际上天地*神都看得很清楚。而善跟恶如果是非常重,大恶则降之百殃,就会有非常不好的果报,灾殃会降临。而恶如果造得比较轻,就会折损我们现前的福报。所以我们要发起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有这样谨慎的态度,即使是闲居无人,也要注重慎独的功夫。这是第二畏心。关于畏心,之前我们也有跟大家分享过。赵清献公一生当中修身改过的功夫做得非常的好,所以每天晚上他都会烧香,向天地神明禀报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人看到他每天晚上都在焚香,默默的在祷告,就不知道他都在说什么,于是跟赵清献公请教说:“你每天晚上都在夜里烧香,都好像在祈祷,您究竟是在祈祷什么?”赵清献公就跟他们说:“我从小到大,每天白天我所作所为,无论是做的善事、做的恶事,到了晚上,我一定都把自己所造的善事跟恶事奏报给上帝”(上帝就是玉皇大帝)。之后赵清献公又谈到:“苍天在上,我只是一介凡夫而已,我想我跟上帝、跟玉皇大帝所奏报的事情,也许神明他不一定都能完全了解到。但是对我来说,每天反省改过的功夫,就可以不断的提醒自己,如果我晚上不敢对天地神明奏报的事情,我白天就不敢做。”一个人他有敬畏之心,我们昨天提到的,敬畏之心是非常重要的,由敬畏我们生起真诚的恭敬之心。而当一个人他有敬畏之心,他一定不敢造作违背天地良心、违背父母老师训诲的事情。所以晚上他不敢奏报的事,白天他一定是不敢做,起恶念、做恶行,这种行为他就决定不会去做。史玉涵评价说:即使你不向上天奏报自己的所作所为,其实天地*神对于我们的起心动念、一举一动是完全了解的。赵清献公他的做法,也就是通过每晚反省改过的功夫,来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去做违背了天理良心、违背了道德仁义的事情。他知过改过,以及防非止恶的功夫就下得非常的好。这是《了凡四训》谈到的第二,要发畏心。第三是发勇心。一个人明明知道自己做错了,可是他又不肯去认真的改过。原因是出在哪里?原因往往是出在因循退缩。做为一个读书人,做为一个修行修道之人,一定要奋然振作,在面对自己的毛病习气的时候,不要有丝毫的迟疑,也不要去拖延跟等待。如果一个人他在改过的过程当中,具备这三种心,第一种心是什么?第一种心是耻心,要有羞耻惭愧心;第二种心要有畏心,知道天地神明都在鉴察,有敬畏之心;第三要有勇心,真正勇猛精进的把自己的过错改正过来,知过改过。所以师父上人常常强调,最重要的就是后不再造。并不是我做了错事不停的忏悔,去跟人家说抱歉等等,而不是在这个功夫,最重要的,下次不要再违犯了。因此儒家也强调“不贰过”,这个功夫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具足这三心的时候,能够把自己的过失改正过来,就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春冰遇日,可能生活在南方的人比较不能体会,以前我们生活在北方,到了冬天,譬如在东北,像在哈尔滨,冬天有时候零下二十多度、三十多度,整个树上、水里全都结冰了。而到了春天,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冰就慢慢的融化,所以是春冰遇日。冰结得再深再厚,可是当到了春天,遇到了温暖的阳光,坚硬的冰块也能慢慢的消融。这就比喻当我们具有改过向善的三种心,一个耻心、一个畏心、一个勇心,具足这三心,就如同春冰遇到温暖的阳光一样,它还是会自然而然的消融的。勇心,之前也跟大家讲过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周处在年轻的时候是凶强侠气,邻里乡*这些人都拿他没办法。当时百姓就把水中的蛟龙和山上的白额虎以及周处当成三害,而认为这三害当中周处是最严重的。但周处他自己并不觉得,他只觉得白额虎还有水中的蛟龙对百姓的危害很严重,所以他就发了心,到山中去斩杀了白额虎,又到水里去,经过了三天三夜的时间,最后把蛟龙给打败了。于是乡里老百姓引以为患的白额虎跟蛟龙,都被周处给杀死了。可是等他回来的时候,因为乡里的人觉得,三天三夜去斩杀蛟龙,估计周处也没命了,大家都非常的高兴,开庆功宴在那里庆祝。结果周处回来了之后才知道,这三害里面,老百姓是把他当成最严重的一害。于是他了解了情况之后,就生起了勇猛之心,一定要把自己的形象改过来,要把自己的毛病缺点都要修正过来。于是他就到了吴这个地方去寻找二陆,二陆就是陆机跟陆云,他们都是在平原跟清河这两个地方当过内史。于是他就把自己想要改过向善的事情,这种心意跟清河内史陆云报告了。当时他已经有改过向善的心,可是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做了很多的恶事,而且现在年纪也慢慢的长大了,是不是我这一生就这么无所成就了?清河内史陆云也勉励他:“古人贵朝闻道夕死可矣,更何况你现在还很年轻,未来的前途还不可限量。而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立定一生的志向,并不要担忧没有办法改正自己的毛病习气,也不用担忧将来的名声不会广为传扬。”于是,周处听了这番勉励的话,他就勇猛精进的改过向善,最终成为一位忠臣孝子。这个故事是出自《世说新语》。周处认识到自己的严重的问题,那真的是浪子回头金不换,从此就改过向善,成了一个好人,而且比普通的好人还要好。因此《了凡四训》当中的三心,耻心、畏心跟勇心,在我们改过的过程当中,如果能够生发出来,对于我们修身、对于我们改过,是非常好的助缘。“谨”跟“信”这个部分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下面进入下一个单元,就是“泛爱众”。泛爱众,“泛”是广泛的意思,广泛的爱护众人、众物。而“众”,我们不要狭隘的以为只是指人,其实不是这样的,众它是广义的意思,也就是说,一切的人、事、物我们都应该要去爱护。“爱”字,爱的中间是一个心,而外面则是受字,当我们用心的感受对方的需要,这就是爱。爱是用心感受对方的需要,而并不是要控制对方一定要朝着我们给他指定的方向走,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如果我们打着爱的旗号,总是强迫对方一定要遵从我们的要求,一定要听我们的话,这就变成了控制,这就不是爱了,而是欲望。所以说,我们时时处处都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为他人着想。师父上人也常常教导我们,爱字它是自性的第一德。亲爱、仁爱、自爱,包括神之爱、圣之爱、上帝之爱,我们的祖先、佛菩萨的大慈大悲,爱的含义是无尽的、深远的。可是爱字的原点是什么?原点就是父子有亲。我们从父子有亲的亲爱的精诚当中,再去生发出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是做为哲学、宗教和传统文化的大根大本,爱字其实就是从父子有亲的亲爱精诚当中所生发出来,而爱以及孝,又能出生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因此,爱字是自性的第一德。师父上人强调爱,在许多年来,也把爱字送到了全世界。师父上人一生的行为,他不只是爱自己,也不只是爱一个国家,也不只是爱一个宗教,而是什么?师父上人的爱,是没有国界的,没有文化的界限,没有族群的界限,也没有国家的界限,甚至于也没有宗教的界限。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个爱无远弗届,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爱都能散发慈祥的光芒。进而用爱来带动儒释道圣贤教育的推广,带动宗教教育的发扬光大,甚至于带动世界的安定和平,都是靠爱字。所以这么多年来,师父上人把爱送到了全世界,并且肯定,就像《三字经》当中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是有佛性的,无论是爱、无论是孝,这都是我们自性当中的德能,只是被我们的烦恼习气盖覆住了,所以这个孝、爱没有办法生发出来,就如同乌云挡住了太阳一样。在这么多年师父上人推动教学为先,恢复传统文化圣贤教育的过程当中,就是希望每个人都学会自爱、爱人,爱家、爱国、爱世界、爱众生。这就是《弟子规》当中所说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是泛爱众当中第一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句经文。而爱字从心、从受。什么是爱?爱就是真诚心的感受,真诚心的感受就是爱。而真诚是周遍虚空法界的,所谓真诚包太虚,仁爱周沙界。在师父上人、在诸佛菩萨、在古圣先贤的眼中,爱所概括的范围是非常非常广博的,是没有任何的界限,没有时空的界限,也没有任何文化跟地区的界限,是周遍虚空法界的,所以心量是特别的宽广。实际上,当我们把《弟子规》的精神发扬光大,我们可以体会到,它和佛法里面最高深的哲学《华严经》是可以相互印证的。当我们的心量也能扩展到跟普贤菩萨一样的周遍虚空法界、周遍整个宇宙,我们爱满虚空、爱满人间、爱满宇宙,这个时候我们难道能小看《弟子规》吗?当我们这个爱心量很狭小,可能就是限定在小家庭的范围,可是当我们这个爱能够周遍无穷大,他的心量其实跟普贤菩萨的心量是可以相等同的。所以爱落实在世间就是《弟子规》,而爱字落实在佛法当中就是十善业道。慈悲遍法界,善意满娑婆,就是这样的道理。而在这么多年,当我们追随着师父上人,在推展着世界和平的工作跟进程,深刻的感受到了师父上人心胸的广大。他老人家不只是爱中国人,也爱外国人,不仅是爱中国的文化,也爱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也爱属于全人类的文化。所以师父也常常提醒我们,像我们心量都比较小,有的时候考虑到自己,但是觉得其他国家的人遭遇苦难,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这都是他造了不善的业所感召的。但是师父上人并不是这样,他总是希望我们把心胸扩宽,我们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民族,同时也要去尊重、去学习、也去爱其他国家跟民族的文化。特别是当其他的国家民族遭遇到灾难,也要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量,把他人的苦难也当成自己的苦难。慈悲遍法界,善意满娑婆,这也就是十善业道遍法界,也就是弟子规教满娑婆。因此,《弟子规》还有像《圣学根之根》这些典籍,千万不能够小看,它在天平上的分量,不仅仅是可以跟《四库全书》并驾齐驱,实际上当我们把《弟子规》、把《圣学根之根》当中的经典,当我们心量扩宽,实际上这里面的义理、这里面的境界,也是可以跟大乘佛法的经典相互印证的。因此爱,它是十善业道的圆满落实,也是世界文明的遗产。我们无论是接触任何宗教,就像师父上人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了净空之友社办公室,就编过一本书叫《神爱世人》。《神爱世人》里面我们就看到,有世界上各个不同的宗教,最重要的核心都是爱字,都是仁慈博爱。所以爱是世界上各个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宗教共同的遗产,而爱字也是我们所学的这部《弟子规》圆满的落实,是我们人类的智慧、经验的承传。因此爱字是无限宽广的,《弟子规》从入则孝、出则弟,一直到谨信,一直落实到爱字,其实它的意境是无限的深远。我们说爱是真心、真性,是真如法性,爱是本性、本善、纯净、纯善,而爱是真理、真谛、生命、永恒,爱就是神圣、上帝、真主、圣灵。因此,不只是中国的儒释道三教,而是世界上各个不同的宗教都是以爱为根本,以爱为教学的核心。所以爱就像大地一样,一个爱字能够孕育出宇宙万物、天地万物。大地母亲,它能够涵养万物,而这些都是从爱心所生发出来的。所以说爱确确实实是万德、万能、万福的根源。而我们在学习儒释道三教圣贤教诲的过程当中,也深深的体会到,一切的诸佛菩萨、一切的圣贤人,他所证所得就是自爱两种落实,而一切的诸佛菩萨、古圣先贤所教化的,就是爱他这两种落实,也就是《十善业》跟《弟子规》的落实。当然,《十善业》跟《弟子规》就是这套《圣学根之根》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因此,一切圣贤佛菩萨的教化就是真诚的爱心、《弟子规》、《十善业道》生活规范的教育。如果我们能够学习爱的教育、落实爱的教育,自自然然世界上就能化解许多的灾难,甚至于让灾难不会发生。在最近的几个月当中,全世界人类面临深重的灾难。灾难使大家也从内心当中,要真正去探求究竟灾难的成因是什么,如何才能化解灾难。这是人类当我们做为命运共同体,每个人内心当中都非常关切的问题。而实际上儒释道的圣哲早在经典里面,就已经为我们把灾难的因跟果都讲得非常的清楚,所谓“三灾是果,三*是因”。地球当中出现的许多灾难,无论是水灾、火灾、风灾,还是地震,这都跟地球上人类的心念是有关系的。而在佛经里面教导我们,水灾是果,而它的因是什么?因是贪欲,人类无穷无尽的贪婪、贪欲导致的水灾。而火灾是果,它的因是什么?因是嗔恚,嗔恚的心会感召火灾。包括像现在全球变暖这些问题,整个温度的上升,也是跟人类过度的杀戮动物、伤害植物、破坏地球有关系。我们想想看,虽然地球母亲的心胸很广大,能够包容、能够容忍,可是地球上的兄弟姐妹们,像这些动物也好、植物也好,人类无休止的去索取、去杀害,这种贪婪也会引发它们的怨恨。火灾是果,嗔恚是因,当它们怨恨心很重,地球生态失衡,全球变暖的问题也就随之而产生了。所以千万不要以为环境的变化、灾难的发生跟我有什么关系,其实跟我们的起心动念都是息息相关的。风灾是果,愚痴是因。风灾,龙卷风、台风、飓风,在许多国家地区都非常频繁的发生。它的因是什么?它的因是愚痴。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把儒释道的圣贤教育否弃了、推翻了、不学了,甚至诽谤它,把世界上各个宗教的宗教教育这些经典也都弃之不学了。当我们失去了这盏智慧的明灯,自然换来的就是无知的黑暗,就是愚痴,这会导致风灾。地震是果,傲慢是因。当然,傲慢跟嗔恚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人心不平会感召地震。如何来化解?儒释道的圣哲人教导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要把自己贪嗔痴慢疑不良的习气要改正过来。就像我们学习《了凡四训》说要发三种心,改过要发耻心、要发畏心、要发勇心,这三种心发出来,自然我们可以慢慢的去平息自己的习气。而最重要的是勤修戒定慧,戒定慧也是通过学习儒释道的圣贤经典,我们由戒得定、由定发慧,在修习戒定慧的过程当中,慢慢的把自己贪嗔痴的习气伏住,而不现行。我们心平气和,灾难自息,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就像这次遇到很严重的疫情。疫情发生的时候,很多的讯息也都跟我们谈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非常好的特效药可以治疗这种病*。但是有的人最后能够很平安的度过灾难,甚至于有的人已经染上了病*,最后他能够治好。有许多医生都有强调,并不是靠药物治好的。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心平气和,保持心态的平和,我们自身的人体有免疫的功能,也能够把这种病慢慢的化解。所以心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保持平静的、平和的心态。而各宗教经典也有强调有不同的方法,譬如祈祷、譬如持咒等等的。而佛法特别强调念佛,用念佛的方法来平息灾难是非常有效的。当我们发出了真诚爱心,真诚爱心就如同经典当中所讲的,它是没有丝毫的不善夹杂,无有毫分不善夹杂。于是就能够达到人人上善、家家和乐,自自然然三灾的诸难,就是水灾、火灾、风灾等等自然灾害,自然就能够平息下来。在佛经当中所强调的,戒定慧三学增上,在佛法当中所说的,佛教的大同之治,儒家也强调大同世界,这样的景象就能够真正的实现。这样的世界是个怎样的情况?是仁爱礼让,天下和顺,国丰民安,兵戈无用,自自然然达到百福骈臻、千祥云集,所有的福报、所有的祥和、所有的幸福美满都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圣贤的仁爱教育所达到的最圆满的效果,也是我们自性当中这种爱的、至爱的性德的显发。爱、孝,都是自性当中的德能,而我们自性的德能是无量无边的。因此师父上人特别强调,我们要重视《十善业道》和《弟子规》的认知与学习,千万不要小看这个经典。特别是在我们现前的时代,当它发挥正能量,发挥切实的作用,可以给我们世界带来安定和平的局面。师父上人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百分之百的落实,因为这是化解一切灾难,化解一切冲突对立和矛盾的根本修行大法。特别是在这个时代,是迫切的需要把儒释道圣贤教育恢复起来。因此,我们今天学习到泛爱众,深深的感受到师父上人和古圣先贤的教诲,确实是语重心长。我们一定要把它放在心上,真正的在生活当中落实下来。泛爱众,也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也是儒家的大同之治、佛家的大同之治,能够达到这个效果的根本的原因。后面我们还会继续再谈到这个问题。泛爱众,我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跟大家一起分享。爱跟众也是有一个主次先后,含括的范围非常的广泛,首先是从爱父母这个角度,再来进一步的提升,我们要恭敬所有的长辈。孝亲尊师,孝悌,在泛爱众当中从这个原点开始去做起。接着我们还能够爱弱势的群体,甚至于爱恶人、爱动物、爱植物。当我们这个爱不断的发扬光大,由己及人,由亲及疏,爱的心量就非常的广大。因此,特别是当我们做为父母,在教导孩子的时候,我们启发孩子培养仁爱的心。仁爱的心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培养起来?当然是从自己最为亲近的父母开始爱起。你想,如果一个人他连父母、祖宗他都不爱,你说他会去爱别人,我们可以很肯定的说一定是假的,一定是有他的目的、有他的利益的。一个人他只有懂得爱父母、爱老师、爱祖宗,他才能够慢慢的把爱心向外延伸出来。所以孟夫子有一段非常重要的教诲,提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因此,亲亲之后才是仁民,仁民之后才是爱物。它是有主次先后的,一定是从自己最亲的父母开始爱护,然后再推延到别人的父母、别人的孩子。这是仁民,就是仁爱人民。再从仁爱人民这个爱心,再去推广到爱护一切万物。一切万物就很广泛,包括动物、植物、矿物,这都是爱物。这个次第能够顺着去拓展,当父母、老师在教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的爱心就会不断的拓展。因此,首先就是要教孝。在前一段时间,我们曾经到水结晶实验室参观。在华严水结晶实验室当中,大家走到里面,都会看到一幅非常特别的油画,油画画得非常的庄严,里面的水结晶光彩亮丽的。而当人们在参观实验室,看到这幅画,实验室的老师们都会让客人猜一猜,这幅画里面所呈现的水结晶到底是怎样的景象?很多人一看这个水结晶,马上就想到,这是画着一个母亲跟他的孩子,而且这个孩子还是在襁褓当中,母亲抱在怀里的孩子,大多数的人都猜得出来。这是水结晶实验室做了一组关于孝的主题实验,而在实验当中,有一幅画就叫“哺乳养育恩”,母亲在哺育儿女,在哺乳的过程当中,所呈现出来的母爱的爱的光辉,是通过让水看这幅画,再去观测水结晶。结果在水结晶里面就看到一位慈祥的母亲,正在哺育她刚出生的婴儿,这个画面是非常非常温馨的。不过关于水结晶之所以会画出这幅油画,这当中也是有一段故事,大家有机会以后来实验室参观,可以让这里的老师讲解给大家听。但我们从这幅画里面就会感受到了无限的爱的光辉,因为母爱是最伟大的,三年的时光,当我们从呱呱坠地,一直到能够走路、说话、拿起筷子吃饭,这个过程当中,母亲几乎是三年不离怀抱,这种恩德真的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像我们在小的时候,以前就曾经说过,我们在长牙齿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可能都会发烧。像我在长牙齿就发烧发得很厉害。母亲特别是在半夜,孩子还在发烧,这烧退不下来,最后母亲就半夜抱着我,在那放声大哭。那种母子连心的自性的至德,现在想起来还令人特别的感动。包括我们在学走路的过程当中,母亲对我们的呵护、教导。我们第一次拿筷子,拿着筷子吃饭。小时候很好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教我们拿筷子,结果刚开始拿一下子就夹了两颗花生。一直到后来,奶奶、母亲都还会讲起我们小时候的点点滴滴。我们每一步的成长,都是在父母亲的呵护之下,我们才能够长大成人。所以当我们看到这幅哺乳养育恩的油画,就不断的提醒我们,要能够知恩报恩,要有报本反始的心态。爱首先要从孝开始做起、开始教起。包括我们在听孝敬幼儿园很多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很有趣,就是孝敬幼儿园的负责人、创办人,他跟我们讲,有一年他在中国的西北这个地方招生,有一个孩子的母亲就跟这个负责人说,我们家的孩子每天都要喝羊奶,所以我把他送来你这里读书,我还要送五头羊过来,送一车的羊过来,这样每天要挤奶给我孩子吃。结果这个创办人觉得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他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就跟她说,“我们这里吃的、喝的都很丰富,你不用把你家的羊送来。”我们看到一个母亲她对孩子的呵护,这种真诚的母爱,让我们也特别的感动。爱首先就是从孝字开始的。那我们怎么教孩子要孝顺父母、爱护父母?就是从《弟子规》的入则孝开始教。首先是要亲师配合,老师跟家长要配合。亲师配合的过程当中,老师在学校里面教导孩子父母的恩德,我们应该如何去尽孝,在课程当中所教的,回到家里,家长一定让孩子落实。这是要亲师配合,才能够把孩子真正教好。因此我们看到孝敬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有很多的家庭作业,这个家庭作业都不是趴在桌上写的,而是要去实践的,早晚要拜祖父母、拜父母;在课程的中间,三餐饭要跟母亲一起做饭,或者是他自己,小朋友要自己去做饭;做饭还要碗筷摆好,要先请祖父母、父母先用餐;在这个过程当中,每天还要给爷爷奶奶捶背,给爸爸妈妈洗脚,这些都是他们的作业,小朋友做得特别好。他二三岁、四五岁,在家里就像小大人一样,能够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的。爷爷奶奶本来不太放心,说这孩子都这个时代了,还要到传统文化学校学这一套老规矩,那会不会跟不上时代?结果因为这段时间疫情的关系,小朋友都待在家里做作业,远程上课,爷爷奶奶看到孩子教得这么乖、这么孝顺,全都放心了,巴不得再多送几个孩子过来。所以教育要亲师配合才能够教好。再来就是夫妻配合。我们以前学过二程夫子的母亲,她和她的先生就配合得非常好,孩子出现问题,他夫妻两个一定商量好,不会一边在处罚他,一边又在溺爱,不会的,家长本身夫妻两个人教育的理念都达成共识。当然最重要的就是以身作则教孝,因为当父母本身他就力行孝道,去孝敬祖父母,孩子看在眼里,在他一生当中都会留下很深的印象。就譬如以前我的父母亲在奶奶年事已高,都是亲自照顾老人,亲自照顾九十多岁高龄的奶奶。我们看到父母亲怎么照顾奶奶,自自然然我们对父母亲的孝心也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去不断的强化,不断的培养起来的。之前有跟大家分享过,因为奶奶一生她吃的东西口味都比较重。古时候的女人在家,饭菜都煮得非常好,所以奶奶也是如此,九十多岁了,虽然她不能自己亲自下厨了,但是她对于饭菜的口味还是挺挑剔的,三顿饭的饭菜要煮得合她胃口。还有包括我们每年祭祖,台湾祭祖的风俗还是保持得很好,祭祖的饭菜奶奶都要亲自去看过。有时候吃一顿饭,奶奶就嫌胡椒少了,没有香油,口味太淡了。所以一顿饭我父亲就要来回跑,煮好了端上桌,请奶奶上座之后,他要不断的来回跑,一会帮奶奶加点胡椒,一会帮奶奶加点香油,每顿饭都是这样。一直到奶奶要过世的那天早晨,她还跟我父亲说:“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跟你一起吃饭。”父亲觉得,“我这不是天天都陪着您老人家吃饭,怎么您今天说的话这么奇怪?”结果那一天中午,刚好也是遇到祭祖的日子,奶奶看好,巡过一遍祭拜祖先的饭菜,又跟曾孙子很开心的玩了一会,然后就这么走了,九十多岁。所以教孝也是要夫妻配合,这样孩子也会领会到父母是怎么孝敬祖父母的。再来,太太要把先生的辛劳讲给孩子听,先生也要把太太的辛劳讲给孩子听,这样做为孩子他从小就知道,父母亲多么不容易,含辛茹苦的养育我们长大成人,这个过程是多少的辛劳、多少的心血。再进一步的提醒他,“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他除了尊敬自己的父母之外,他也懂得去尊敬一切人的长辈。所以一个孩子的成长,确实是在亲师配合跟夫妻配合的过程当中,让他把孝、把爱深深的烙印在他幼小的心灵当中。而他从小在家庭、在学校所学会的一切,贯彻在他的一生当中。当他小时候就学会孝、学会爱,他一生就能够把爱带给所有的一切的人。这是第一点,这是从教孝开始。再来进一步的引导,就要尊敬长辈。对于所有各行各业的长辈都应该要尊敬,因为社会、国家是互助的整体。这个观念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现在的社会,从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智慧的教育没有同步的跟上,所以很多人从小他就是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价值观产生了偏差,往往用金钱、用利益来看待问题、来衡量问题,而不是用爱的精神、用服务的精神来做为人生的价值观,这是人心产生的扭曲。从小就要把孩子正确的观念树立起来,而不要受到社会不良风潮的影响,要从小告诉孩子,对于各行各业都要尊重,职业没有贵贱,面对各行各业都要持着感恩的态度。首先从孝敬父母,进而延伸开来要尊敬老师、尊敬长辈。我们在PPT上可以看到一张卡片,这张卡片刚好也是那天我们去参观华严水结晶实验室,看完油画之后,就看到实验室的这些老师、工作人员,在制作一张感恩老师的生日卡片。他们非常的用心,把水结晶里面最美的几张水结晶放在上面。在这生日卡里面有“寿”字,有香甜可口的蛋糕,还有朵朵的莲花。并且把所有祝寿人的名字按照次序排列在上面,按照长幼有序的次序排列起来。这是感恩老师的一张卡片。我们想想看,当每位老师都看到自己的学生具有感恩心的时候,他的内心会充满了幸福,觉得这一生当中辛苦的付出来教导学生,学生确实都有知恩报恩的心态,这是非常温暖的感受。我们除了对老师之外,对于各行各业的人也都要生起这样的态度,要尊重各行各业的服务。就像我们这次遭遇到的疫情的过程当中,有许多的白衣天使,有许多的医护人员,他们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在全力的抢救患病的病患。这个过程是非常无私的付出,以及非常艰辛的工作,我们从许多的资讯里面都有看到。他们是非常大的压力,非常强的工作强度,以及非常危险的环境里面去抢救患者的生命。我记得曾经有一位长辈,他就传了一个图片来给我们看。有一位护士她已经很长时间因为抢救病患,而且这又是很危险的,因为它传染性特别强,所以这个过程当中,她就没有回到家里去看望家人。这个过程是农历春节的前后,都是家家团圆的时候。这个护士她还必须在医疗工作岗位上去护理病人。结果有一天她经过她的家,孩子的父亲就带着孩子,又带着一碗饭,拿出来给妻子吃,给这个在医疗战线上一直在工作的护士,是他的妻子,让她吃。于是她就蹲在路边,一边吃饭,然后她的儿子,儿子只有几岁,就站得远远的,爸爸抱着他,让他看着他的母亲。他说:“孩子非常想念你,你这么长时间没回家,我把孩子抱出来让你看一看。”这种场面,我们看了都忍不住流下眼泪。在这个社会上,我们人不是孤立的存在的。为什么要报父母恩、报国家恩、报众生恩。多少人对我们的付出,多少人对我们都有恩德,像这些恩情我们都要感念,都要懂得感恩、报恩。因此对于孩子从小要建立这样一个心态,知道他所吃的一粒米、一口饭,喝的一口水,都是有多少人在背后非常辛苦的去付出,我们才能够在生活当中衣食无忧,能够在天地之间过上比较幸福美满的生活。敬人者人恒敬之,这种恭敬之心、感恩之心是要常常培养的。而所有的人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我们用感恩的心来对待他,同样我们收获的也是满满的爱跟感恩。江本胜博士说,世界上最美的结晶就是爱的结晶,似乎爱是宇宙的核心。这个话一点都不假。因此当我们除了爱父母、爱老师、爱长辈,同时也能够去尊敬各行各业的付出,就能够和乐融融,所以对于各个行业都要生起恭敬心、爱护心,生起感恩的心、报恩的心。除了这些之外,我们对于弱势团体、弱势的群体,这些人是比较没有得到关怀的人群,譬如老人、孩子,我们能够给他多一点的关怀跟协助,这也是在爱德里面非常重要的做法。这个日后也是我们学《太上感应篇》,也能够学到像“矜孤恤寡,敬老怀幼”这些经文,都是教导我们对于弱势的群体要有恭敬心、感恩心,有知恩报恩的心,能够爱护他们。特别像老人、孤儿,这些弱势的群体,比较没有能力的人群,我们也都要对他有爱心。因此像我们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里面,不同的文化、不同国家和宗教,他们有一些观念也是特别的好。像我们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当中,他们就会对两个群体特别的恭敬,一个是什么?一个是妇女,国外很讲究女士优先,Ladyfirst;再来是非洲。当在教科文组织提到妇女跟非洲的时候,人们就会更多的爱心、更多的同情、更多的尊重,像这种观念都是非常有爱心的做法。对于相对比较弱势的群体,我们要发挥“泛爱众”,《弟子规》当中泛爱众的精神,真正的去爱护他们。孔老夫子在《礼记》的“礼运大同篇”当中,在这里面我们特别有看到一段话,也看出了中国古人为什么能够创造出大同世界、大同之治的和谐景象,跟那个时期古圣先王的心胸、心量是分不开的。那个时候中国人一说话就是说天下,不是只是谈到中国,这个心量有多广大。不仅是如此,古圣先王爱护人民百姓的心胸,是涉及到了社会上的各个层面,也包括了许多弱势的群体。因此我们在“礼运大同篇”当中就看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为公”,大家经常会看到孙中山先生所写的这幅墨宝。实际上孙先生他一生的*治理想,用这四个字可以非常准确的概括出来。这当然也都是中国从古至今古圣先王王道之治、圣贤之治的终极的理想。“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按照中国古人的*治体制,它确实是非常好的机制,把国家最为贤德的人才,都能够选拔出来,让他们共同来治理天下、治理国家。因此上古时期,除了有很多著名的君王,譬如尧舜禹汤,同时与他们相匹配的,也有很多贤德的宰相。这都是这些君王在人民百姓当中选拔出来的贤德之人,共同来治理国家。“讲信修睦”,这是当时的社会景象。而那时候所体现出来的,大同之治就是古圣先王仁德的圣贤*治的体现。在这种*治体制之下,正是因为做为领导者他本身就是一位仁德的圣王,他非常的爱护百姓,心心念念的都是在关心和照顾百姓,所以才出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他并不只是爱护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家人,也不只是养育和爱护自己的孩子。尧、舜、禹当时在传位,都是传给贤德之人,而不只是传给自己的儿子。这种*治体制造成当时能够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圣贤之治、大同之治重要的条件。而爱,他可以无远弗届的从爱自己的家人身上,去推广到全天下的老百姓,而且达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简直就是我们人间的天堂,是人间的净土。“老有所终”,老人能够安享幸福的晚年,就像师父上人所提倡的,建立老人乐园。每个老人的晚年都过得很幸福、很快乐,我们可以想像他来生的去处一定是非常好。“壮有所用”,在壮年的时期,每个人的才干、德能,都能充分的被发挥出来,为国家所重用,并且一起治理天下,一起爱护人民,一起跟贤德之人推广圣贤的教育。“幼有所长”,真的是老安少怀,年幼的孩子他们也都得到很好的教育。就像现在师父的理想,跟大同之治很接近,师父希望建立老人乐园,同时也希望在世界上各个不同的国家,兴办传统文化一条龙的学校,这是幼有所长。让小朋友从两岁开始,甚至于从母亲胎教开始,他就学习传统文化的圣贤教育,两岁开始就让他学习《圣学根之根》,并且可以在生活当中落实,等他长大再继续学习四书五经,学习《群书治要》。一个孩子他从小到大,成长和教育的过程当中,所禀受的都是圣贤教育,都是传统文化儒释道的圣哲人的教化,这个孩子长大之后,他的德行、他的学问、他的才干一定能够为国家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下面是“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仅是老人、儿童,也不仅是壮年,包括这些弱势群体。鳏寡,失去了太太的先生是鳏,寡就是寡妇,失去了先生的女子。孤独,有些老人他可能没有儿女,到了年老非常的可怜,都没有人赡养。孤跟独,这也是说孩子失去了他的父母亲,孤是没有父母,独是没有孩子。废是残疾人,废疾者,皆有所养,无论是残废的人还是生病的人,都能得到国家社会对他很好的照顾。师父希望在社会当中实现三种免费,一个是医疗免费,一个是教育免费,再来兴办老人乐园,让养老的人也都能老有所终,这是完全符合中国古时候大同之治的理想。当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可以把*事的费用节省下来,用于医疗体系当中,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生病,医院接受治疗的过程当中,他自己不需要去付一分一毫的费用,完全由国家来负担,一个人养老或者生病的担忧跟顾虑就完全解除了。教育免费,孩子从小到大的教育费用也是由国家跟地区来支出,由*府来支出。当我们可以把武力、*备的费用省下来,用于实现这三种免费,还有老人乐园,古时候人人所向往的大同世界的景象就出现了。下面说“男有分,女有归”,男子可以尽他的职责跟义务,而女子也都可以在家庭当中有很好的归宿,并且起到相夫教子的作用。“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礼运大同篇”里面所谈到的大同社会的理想。“泛爱众”,从孩子的爱心,仁厚之心,他是从孝顺父母培养推延到恭敬一切人的父母跟亲人,然后再延伸到对各行各业的尊重,也爱护许多社会当中比较弱势的团体。我们可以在孩子的教育当中,从小就给他灌输和培养爱的教育、爱的观念,在社会上这样的群体多了,自自然然社会的安定和谐,甚至于大同之治的和谐景象,确实就能够出现。泛爱众的范围是非常广大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真正是通过修身齐家,然后进一步的发挥我们的影响力,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效果。因此我们对于爱字,真正深入的时候,会感受到它的意义是无穷的深广。刚刚提到的大同之治,再来稍微补充说明,这是师父上人常常在讲经的时候提到。大同之治在中国古时候的社会里面确实是曾经实现过的。在古书当中记载着,三皇是以道来治天下。上古时期这些古圣先王的境界是比较高的,能够用道和德来治天下,做为天子或做为百姓,他整个心灵精神的层次都是非常高的,是超过后世以义跟礼来治天下的道德水平。所以三皇是以道治天下,而五帝他治天下是以什么?他是以德来治天下。到了三王的时期是以仁治天下。这三代是一千八百年的时间,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很长的一段时期,可以说是最长的一段时期。周朝八百年的历史,前三百年算是盛世,到后五百年是乱世,譬如春秋、战国这个时期就是乱世。而虽然战国时期五霸,春秋战国时期比不上三代的*治,但是在这个时候还讲一个义字。到了秦朝统一中国,统一十五年亡国,然后被汉朝取代。而在汉朝,儒家的思想在这个时期就发生了非常重大的转变,汉武帝时期,因为汉武帝接受了他的大臣董仲舒的建议,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的教育理念,以孔孟学说来做为中国教育的主流。这个决定是非常之好的,孔孟学说的推扬,甚至于包括像道家教育的推广,也为后来佛教能够传入中国并且发扬光大,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在汉武帝时期正式确定是以孔孟学说做为中国教育的主流,这个*策是非常正确的,一直到清朝的时期,将近二千年来,中国人都是以礼来治天下。孔孟学说的思想它的传播,在教化人心的方面所起的作用,对中国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古代史学家谈到:“道失而后有德,德失而后有仁,仁失而后有义,义失而后有礼。”礼就是社会安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最低的底限了,一旦礼都失掉了,礼崩乐坏,社会就会产生动乱。因此我们反省,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所遭受的苦难,其实最大的苦难还不是国破家亡的战争,而是什么?而是在战争当中彻底把中国的文化,包括中国的家道,彻底的推翻,其实这才是中国人真正的苦难。一个国家民族,即使灭亡了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文化的灭亡。为什么在这个时代我们要积极的把儒释道的圣贤教育,一定要继承下来,我们不要说发扬光大了,按师父上人的教诲,发扬光大要二三代之后,为什么?现在都要从孩子开始慢慢的培养起来,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年轻的一代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然后慢慢的当社会上正人君子、贤德的君子愈来愈多了,就能把我们整个社会风气带向稳定、带向和谐太平。所以现在这个时代,也是存亡绝续关键的时候,需要有更多真正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努力,把圣贤传统文化的命脉保存下来、继承下来,之后才能慢慢的发扬光大。现在如何恢复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师父上人就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觉悟,把礼找回来,才能真正的实现这个目标。这是我们谈到“礼运大同篇”,再做了一点补充跟说明。下一条,爱第四点就是要爱恶人。除了弱势团体之外,我们也不能抛弃恶人。不管对方是多么恶的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个人出生下来,他的自性都是本善的,都是善的,但只是后天的环境把他熏养(熏陶、培养)出了不善的习气。所以特别是对作恶之人,我们要有真诚的爱心来对待他。要相信只要我们用真诚的爱心,用我们的德行慢慢的去感化,也能够唤醒对方的良知。可是如果在这个时候不是用爱心,不是用感化他人的心,而是用对立的态度,攻击、指责,可能效果会适得其反,这是所谓的“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所以《弟子规》涵养了很多非常深刻的人生经验跟道理。对于恶人,以前师父上人也曾经语重心长的教我们,纵使是小人,你也要给他留一条后路、留一条退路,否则连一条退路、一条后路都不给他留,最后反而可能导致他更多恶性的报复,所谓恼羞成怒,这就很不好。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要有真诚的爱心来看待他。就像我们之前有跟大家分享过,欧阳修先生他在“泷冈阡表”里面有讲到,他母亲跟他讲述他父亲生前的德行、德*,就有谈到他的父亲经常看到一些死刑犯,他在那里叹气、在那里叹息。他母亲就问说,为什么他会这样伤心难过、叹息?他就说这些死刑犯他是想尽办法希望再给他一条生路,但是实在是找不出其他的办法了,他也不忍心看到一个人造作了恶业,最后要去处以死刑。做为地方的长官,他也不忍心看到他教化地区的百姓因为犯罪最后去判了死刑。一个官员的仁爱之心,即使是恶人,他也是想尽办法帮他找出一条活路,不要让他最后判处这种刑罚。这也是爱护百姓的心,体会到一个人会误入歧途,其实因素是很多的,不仅是他个人的因素,譬如他没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古圣先王看到人民犯了罪,他都会自我反省,是我没有把百姓教好,或者是我没有把国家治理好,出现很多灾情,百姓都是已经穷途末路了,他才会去犯罪。所以我们也会体会到,可恶之人其实也有可怜之处,他会走到今天,首先他人生的过程当中没有遇到好的老师引领他,同时也没有真正爱护他的人有耐心把他慢慢的引导向善。我们其实都要有这种同理心,去感受到对方的感受。所以面对恶人,我们也是要引导孩子要有同情心,同情是理智的同情,不是感情用事。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孩子,看到这些恶的榜样,要自我反省,来警惕自己在这一生当中不要效法跟学习坏的榜样,要把自己的言行都表现好,做出好的榜样。就像孔老夫子在《论语》当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善人是我们的榜样,当然一个恶人我们看到他,也是警惕自己不能作恶。所以当孩子从小就建立了正确的观念、正确的态度,他自然会保有对人和善的态度,而且也有同情对方的态度,这样就不至于跟人会发生冲突。这是爱恶人。再来包括爱动物,动物也要爱,因为它跟我们人一样,都是有灵知的,都有感觉的,它也会痛、也会伤心、也会难过。中国古人说:“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能有这种爱心、慈悲之心,我们自然对于哪怕是小动物也会爱护。“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我们对动物也要有同理之心,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自己的好恶而去拆散动物的家庭。特别是小朋友,像我们小时候都很喜欢到水里面去抓一些小鱼、小虾,还有小蝌蚪。其实孩子他好玩,可能会去抓一些小动物、小蜻蜓等等的,做为家长都要引导孩子,不要伤害这些动物的生命。因为有时候我们可能玩一玩,抓完这些小鱼、小虾、小蝌蚪,很想观察蝌蚪它是怎么长大的,都有这种好奇心,它怎么变成一只小青蛙的。可是在养这些小动物的过程当中,往往小朋友他不太会养,要给它吃什么,给它有好的水,等等的方面,小朋友就不太会照顾,所以有时候把小动物最后都养死了。如果父母亲在孩子小时候给他灌输爱护自然、爱护动物的观念,他就不会随意的捕杀小动物。当然这个时代,说心里话,地球已经被我们人类破坏得不像样子,所以现在小朋友可能体会不到这种生活,你要再找一个清澈的小溪,再到里面去捕鱼、捉虾,可能都不容易有这个环境了。但是做为父母来讲,确实在孩子的小时候,要给他建立跟大自然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生命的共同体的观念,我们不能伤害人类,同时也不能伤害动物跟植物。它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一旦它们受到伤害了,甚至于一旦他们灭绝了,在地球上消亡了,对于人类也是巨大的灾难。关于这个问题,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能够细讲,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分享泛爱众的第五条爱动物和第六条爱植物。今天的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谢谢大家。往期回顾《弟子规》第1集
《弟子规》第2集
《弟子规》第3集
《弟子规》第4集
《弟子规》第5集
《弟子规》第6集
《弟子规》第7集
《弟子规》第8集
《弟子规》第9集
《弟子规》第10集
《弟子规》第11集
《弟子规》第12集
《弟子规》第13集
《弟子规》第14集
《弟子规》第15集
《弟子规》第16集
《弟子规》第17集
《弟子规》第18集
《弟子规》第19集
《弟子规》第20集
《弟子规》第21集
《弟子规》第22集
《弟子规》第23集
《弟子规》第24集
《弟子规》第25集
《弟子规》第26集
《弟子规》第27集
更多漢學課程
《小儿语、续小儿语》全集张清泉教授主讲《小儿语、续小儿语》全集
开吉法师主讲《千字文》全集
张清泉教授主讲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