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始于胎教
距今三千一百年前的商朝末年,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叫太妊。据《礼记》记载,太任品行端庄,德行高洁,严谨、庄重、诚敬,凡事合乎仁义道德才会去做。太妊在怀孕时,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她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秽言。因为她意识到,母亲所接触的外界事物,言行举止都会感应给胎儿,并会对其产生影响。如接触恶的事物就会产生恶,接触善的事物就会产生善,尤其是心情和声音尤为重要。她晚上会让乐官朗诵诗歌,演奏高雅的音乐给她听。当她的孩子出生后就显得天资过人,教一而识百,触类旁通。这个孩子就是开创周朝八百年江山的周文王。太妊也是历史上有记载的胎教先驱。
后来,实行胎教就成了古代妇女的一项任务,大凡怀孕的妇女,睡觉不侧身而卧,站立时不左歪右斜,不吃不洁净的东西,不坐位置不正的座位,不观粗俗的举动,不听靡乱的声音,晚上诵诗朗经,接受圣贤之道,这样生下的儿女品貌端正,才识过人。
周文王多数人并不熟知,他就是《封神演义》中的西伯侯姬昌。他把西岐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有人犯罪可以画地为牢,也因此他德高望重,天下归心。姫昌的妻子叫太姒,她生了武王和周公,武王伐纣造福了天下百姓,周公制定礼乐,让中华文明走向灿烂辉煌,成为礼仪之邦。礼乐文化的大兴也为六百年后的孔子开创儒家学派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这个家族能圣贤辈出,功绩卓著,源于三位伟大的母亲实施了伟大的教育。
文王的奶奶叫太姜,她智慧非凡,教导有方,把儿子们都培养成了品质高尚的人。大儿子叫太伯,二儿子叫仲雍,三儿子叫王季。按照当时的礼制规定,王位只能传给长子,太伯和仲雍知道父亲想将王位传给弟弟王季,因为王季的德行和才智都远胜于两个哥哥,可是王位不传给长子,这又违背了礼制,于是就陷入了两难的抉择。太伯和仲雍知道父亲的心事和难处,于是就主动放弃王位和富贵,离家隐居。这样王季就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王位,娶妻太妊,生下文王。
文王娶妻太姒,她仁爱和顺,贤德而深明大义。她非常仰慕祖母太姜和婆婆太妊,并继承了她们的美德。太姒共生了十个儿子,其中包括武王和周公。
太姜、太任、太姒,被后人合称“三太”,后世以“太太”作为已婚女性的尊称,这也是在时刻提醒为人母者,要以三位圣母为榜样,继续传承她们的美德。
三太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很多,这里不便一一解析,本章的重点是胎教。胎儿虽然无知,但有感应,一粒种子埋在地下,尚且需要感知到合适的温度和水分,才能发芽成长,更何况是我们万物之灵的人呢?母亲自怀孕起就要端正言行,端正心态,所谓母子连心,母亲的一言一行,一思一念,都会影响到给胎儿,所以怀孕也意味着教育的开始,母亲要把善良,乐观,传递到胎儿身上每一个细胞中,让孩子在腹中就得到善的营养,打下好的基因基础。
《礼记》中讲:教学相长。意思是说,在教育的过程中,施教者和受教者都在成长进步。准妈妈在怀孕的过程中能修正自身,这不仅是在实施胎教,同时也是在为日后做一位合格的妈妈做准备。在孩子尚未出世之前,妈妈就能做到独善其身,等孩子出生后,自然也会成为好的表率和榜样。
《格言联璧》中讲:人生至要,莫如教子。意思是说,人生中所有的大事,没有比教育孩子更重要的了。教育要做到事无巨细,不可懈怠。做好胎教,才是培养君子、豪杰、圣贤的第一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