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妈说
爱玩游戏的娃几乎都幻想过可以带薪打游戏,
但职业电竞这条路真的这么好走吗?
看完这篇分享,
估计大多数的娃都会被“劝退”了......
常爸l作者常青藤爸爸(ID:ivydad_ivydad)
来源
前段时间乒乓球世界冠*邓亚萍上了热搜。起因是她14岁的儿子酷爱打王者荣耀,且排名和成绩还都不错(拿了北京市孙尚香第一名),于是就想成为一名职业的电竞选手。
这事儿让我联想到去年一个新闻:12岁的孩子为了当职业电竞选手,留给家里一封信之后选择了离家出走、追求“梦想”。
打游戏,真的是一个让当代父母非常头疼的问题。
这批生长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孩子,自记事起就和电子产品相伴,打游戏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既是一种重要的娱乐活动,又是同龄人之间的社交工具。
而电子竞技,也早已正式成为了国际奥委会认定的第99项体育运动,而且年,电子竞技还将正式以比赛项目的身份,亮相杭州亚运会。
所以我同时还听到过很多类似的声音:
未来世界是属于孩子的,他们有选择职业和人生的权利,他们比我们更先锋、更能接触到时代前沿的东西。
就比如电竞行业,在未来几年,可以说是一片蓝海,新华网就发布过类似报道:
“易观数据预测,年,中国电子竞技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普华永道的一项调查显示,电竞已经取代足球,成为最具潜力的体育类增长项目。”
“据腾讯电竞统计数据显示,电竞行业现有从业者5万人,岗位空缺则已超20万,到年缺口将扩大至50万。”
完美世界教育研究院和伽马数据(CNG)联合发布《年电子竞技产业人才报告》称,中国电竞产业从业者平均月薪为.8元。
前景好、需求大、月薪高,工作内容又是自己最喜欢的“打游戏”,这等美事孩子岂能不心向往之?
而国内顶尖的电竞选手,年薪可达千万,比如国内RNG站队的Uzi,97年出生,20岁不到就已经成名,挣到了大部分普通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的钱。
虽然因病退役,但广告代言、直播也能让他赚得盆满钵满,衣食无忧。
这么看来,孩子那个“离谱”的职业电竞梦,是不是也挺靠谱?
小小常现在7岁,还处于有很多兴趣爱好,对这个世界充满各种好奇的阶段,也喜欢玩各种游戏——
比如汤姆猫跑酷,他就玩得比我好得多。
再过几年,他会不会也跟我提出觉得打游戏很轻松,以后就要以打游戏为生?
所以我特别去了解了一下这个看上去很美的电竞行业,讲讲我的发现。
也可能会对孩子正沉迷于网游而又不知道怎么引导的家长们一些参考。
(甚至直接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孩子,让他们在对电竞行业有足够多的多方面的了解之后,再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电竞梦。)
01概率
如果要成为一名《英雄联盟》的职业选手,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筛选流程:先通过青训营的选拔,成为某俱乐部二队的队员,并在LDL(发展联赛)中打出好成绩。然后进*一队,成为一队队员。并再次在甲级联赛中打出好成绩,如此才有进入世界总决赛的机会。而天赋不错、也愿意吃苦的你,在进入二队或一队之后,却极有可能成为替补队员。也就是说,即便你打得好,但同段位的选手比你更优秀,那你只能坐冷板凳、当替补,没有上场机会。这和娱乐圈选秀、运动员选拔的成长路径几乎是一样的,必须依靠三方面的加成,一个都不能少,那就是:优于常人的天赋,比其他职业选手更多的努力,以及可遇不可求的运气。刚才说了,青训营才只是起点,那么每年进入青训营的孩子有多少呢?以年的比心陪练平台为例,他们在一整年的青训招募里,一共有10万人报名,而正式通过选拔,进入青训营的,只有10个人,而成为二队队员的,只有1个人。概率是十万分之一。仅仅是成为一名职业电竞选手,就是十万里面挑一个,这绝对是一条极其残酷的赛道。十万分之一的概率进入电竞俱乐部,成为职业电竞队员,而后的职业道路“生死未卜”。目前中国职业选手少说也有二十万,最终能站上世界级比赛舞台的,不超过10个人,其他人付出了同等的代价,却只能陪跑。所以成为冠*队伍成员的概率,或许又要在此基础上乘以十万分之一,凤毛麟角中的凤毛麟角。想当真正的职业电竞选手这么难,那说回让很多孩子都痛苦不堪的高考“独木桥”吧。可以与最终进入俱乐部当上职业选手相媲美的,莫过于学到考上清华北大的天之骄子的程度了吧?清华北大每年大概在全国招人,以年为例,考生总共万,那么概率大概是3/。而职业电竞选手的概率还记得吗?十万分之一。所以,是不是突然觉得考清华北大比当职业电竞选手容易多了?更何况我们读书也不只是奔着清华北大,所以现在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都说一直以来,读书才是出人头地最直接也最便捷的道路了吧。02代价
再来说说“光鲜”背后的代价。很多人都说职业电竞训练营,才是真正的“网瘾戒疗所”。孩子们对于职业电竞的幻想往往是:在一栋别墅里,有着最高级的电脑装备,没日没夜打游戏,职业选手还有每月1万多块钱的工资,“带薪打游戏”多爽啊。这完全是对职业电竞选手生活的误解。现在国内有很多电竞体验营,让那些业余的游戏玩家们去体验职业电竞选手的生活,12个小时不间断地打游戏之后,他们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生理不适:长时间高度集中地对着电脑,让他们感觉到眩晕、强烈的呕吐感、手指麻木……当玩游戏变成一种职业以后,游戏似乎就不那么好玩了。而专业的、想要达到顶尖水平的选手们,一天甚至要花16个小时的训练,而且基本全年无休。前面说邓亚萍的儿子也想做职业选手,后来在邓亚萍深入了解后,她的一席话也成功把儿子劝退了:这是比学习更枯燥、更辛苦、更耗精力的事,需要在10多个小时里高度集中注意力、快速做出反应,一刻不能放松。所以即便能坚持下来,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也必然会带来难以想象的身体损伤。职业电竞选手和其他所有的运动员一样,会付出巨大的身体代价。他们身体的劳损程度,是普通白领的好几倍,75%患有职业病,像腱鞘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劳损都是“小打小闹”的常见病。因为久坐不动,职业电竞运动员们的心肺功能、关节、韧带都特别差,肌肉劳损严重。每天运动量就是走路十几步,爬个五层楼对于这些十八岁、二十岁的孩子来说,都是很难完成的任务。而我之前提到的天赋异禀、年少成名的世界冠*Uzi,23岁宣布因病退役,因为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他患上了严重的二型糖尿病。20出头的年纪,做四点支撑撑不过10秒;静止心率(健康的水平是在60-之间),简单的拍球运动,就能让他的心率飙升到-;受到糖尿病影响,脚趾被砸伤,三个月伤口都不能愈合。23岁的年龄,73岁的身体,Uzi为事业付出了巨大的、不可逆的身体代价。03风险
电竞是一项需要每分钟高频次将鼠标键盘组合操作的快节奏运动,并需要有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这就导致电竞选手的职业生涯非常短暂。大部分孩子15、6岁入行,18-20岁是出成绩的最佳时间,而平均退役年龄是24岁。最好的年纪,读书和电竞,只能二选一。如果没能在这个年龄段里打出成绩、挣到大笔的钱、出人头地,那么退役之后将几乎无路可走,人生完全押在了这七八年里。对于那些没有走到顶尖水平的普通职业选手来说,他们每个月拿着一两万的月薪,消磨掉了人生最好的时光。而当他们不再是电竞选手,退役之后,这些孩子就会迅速成为一个游戏打得还不错的,无业游民。高中肄业的学历,在做职业选手期间,几乎每天都关在屋子对着电脑,进行与世隔绝般的训练,其他的社会经历也没攒够。离开电竞,就像被丢入了一个看不到光的黑洞里。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是一条非常非常窄的、没有退路的路。对于那些不想学习,想靠打游戏出人头地的孩子,V妈更想说:任何一种成功都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所有你看到的瞩目的成功,都必然是过人的天赋+常人不能付出的努力,以及一点点,但十分重要的运气。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事,一旦到职业的要求都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那些职业选手昼夜不停rank训练付出的努力不比别的职业少。能付出那种努力,去做大多数工作……还怕做不好吗?Uzi在18年就被体检查出来疑似糖尿病,但他为了打比赛、为了训练,完全忽略了自己身体的不适。直到每天喝十三四瓶矿泉水,还是感觉到口干后,才发现了自己的不对劲。而在正式确诊糖尿病之后,为了减少药物所带来的精神不振的副作用、全心备战比赛,他甚至会冒着危险偷偷停药,“不要命”地带领整支队伍,一次又一次夺冠。而此时,他也才只有20岁。所以对于那些有“我不想学习,我想做职业电竞”想法的孩子,也许真的是有天赋,有热爱又能吃苦,这点我们不应该盲目去打消,去否定。但也不妨判断一下,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是不是只是他逃避现实,给自己贪玩找的一种说辞。是的话,大人应该思考的是他在逃避什么?怎么引导到更符合他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事情上来?我听过不少育儿大V说过类似“连玩游戏都能成为职业了,我们应该持有更加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玩游戏”或者“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全力支持他的梦想”之类的话。这些话都对,没毛病,可是面对一个成功概率极低、职业风险较高的“吃青春饭”的工作,我们不能盲目地无条件支持。身为家长,我们有责任让他们获知一个全面的、足够的风险评估和认知,把所有的利弊摆在他们面前。把自己诧异或愤怒的情绪收敛住,认真了解孩子的想法,一起用尽可能完备的调研去判断新的职业和事物,并做出理性的决策。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应当尊重孩子的决定,但这一决定必须是一个informeddecision(基于可靠的充分的信息做出的决定)。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错失一个孩子成为“天才电竞选手”的机会,也不至于让一个孩子误入一条充满荆棘坎坷却收效甚微,本不属于他的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