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指疱疹临床愈合后疼痛持续一个月以上。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老年患者多见。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感觉神经节中休眠的带状疱疹病*(VZV)发生再活化,导致带状疱疹发作。通常表现为累及单个皮区的急性、痛性水疱疹,一般数周后可自愈。大约有20%的带状疱疹患者在发病后3个月报告有疼痛发生,15%的患者在发病两年后报告有疼痛发生。
疱疹容易遗留严重的神经痛的因素有:
1.年龄因素
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如果发生带状疱疹,应及时到疼痛科就诊。根本原因是免疫力低下的问题,年纪越大,免疫力越差,一旦发生疱疹,病*对神经造成的伤害也越难自我修复,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概率也就越大,疼痛程度也就越重,持续时间也就越久;
2.疱疹发作面积大小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跟疱疹发作面积成正相关,面积越大,越容易结痂,形成瘢痕组织,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概率越大,程度越重
3.干预时间很重要
急性疱疹发作期即伴随严重的神经性疼痛,在急性疱疹发作期就有了明显的神经痛,包括阵发性触电样剧痛发作,持续性灼烧样针刺样疼痛存在的,在疱疹痊愈后越容易后遗严重的神经疼痛,需要及早干预;
在急性疱疹发作早期没有给与足量抗病*治疗,早期足量抗病*治疗,可以最大限度限制疱疹I型病*对神经的破坏,显著降低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4.其他疾病引发后遗神经痛
在发生带状疱疹前后,罹患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尿*症患者,发生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概率显著增加。这些患者,要么是需要做外科手术,要么是需要全身化疗或者局部放疗,还有尿*症患者做肾脏移植手术后需要持续免疫抑制,全身免疫力持续显著下降,很容易导致疱疹发作,病*对神经的破坏力大,自我修复能力几乎丧失,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概率极高;
5.疱疹发作时伴随全身发热
疱疹发作时伴随全身发热等症状的患者后遗神经痛的概率较高。
临床表现
比较典型的,成簇性的,透亮的,呈带状分布。
这是胸背部的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出现的多少和病情的严重并不是成正比关系
在头面部出现带状疱疹,往往侵犯的是三叉神经第一分支眼神经的分布区域
肩背部的带状疱疹往往在早期会被误认为是肩周炎
腰背部的带状疱疹,往往早期会被认为是腰肌劳损等腰腿痛等常见的原因
疼痛科治疗手段
1.药物治疗推荐治疗PHN的一线药物包括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和5%利多卡因贴剂,二线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和曲马多。PHN治疗药物的选择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药物的疗效、可能的不良反应、伴随的睡眠及情感障碍的治疗、药物相互作用、药物滥用的风险及治疗成本等。药物选择应个体化,单一药物治疗不能获得满意的疼痛缓解时,考虑联合用药,选择药物时应注意选择不同机制、疗效相加或协同而不良反应不相加的药物。
2.神经阻滞治疗:在相应神经根、干、节及硬膜外注入局麻药或以局麻药为主的药物以短暂阻断神经传导功能,既能达到治疗作用,又对神经无损伤。
3.鞘内药物输注治疗:通过埋藏在患者体内的药物输注泵,将泵内的药物输到患者的蛛网膜下腔,直接作用于脊髓或中枢,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
4.脉冲射频治疗:脉冲射频是一种神经调节治疗,通常使用频率2Hz、电压45V,电流持续时间20ms,间歇期ms的脉冲式射频电流进行治疗,脉冲射频可以影响感觉神经ATP代谢以及离子通道的功能,持续、可逆地抑制C纤维兴奋性传入,从而对相关神经的痛觉传导起到阻断作用。脉冲射频对神经纤维结构无破坏作用,能改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后也较少发生感觉减退、酸痛、灼痛及运动神经损伤,较多的应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
5.神经电刺激: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神经电刺激方法包括脊髓电刺激,外周神经刺激和经皮神经电刺激等。其目的是减少疼痛信息的传导和增加镇痛物质的释放,从而缓解疼痛。
6.其他治疗针刺治疗、臭氧治疗等技术在临床上显示有一定的效果,国内有报道,5年随访臭氧介入治疗顽固性PHN疗效稳定。在PHN患者中很大部分伴有抑郁症或焦虑症,治疗方案中需要重视及联合心理治疗及行为调节。
综上所述,尽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非常重要的,疼痛科有这么多的治疗法宝,所以,患者应尽早来疼痛科就诊。
医院疼痛科能开展的主要疾病诊治范围如下:
1.头痛:偏头痛、颈源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外伤性头痛等。
2.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肋间神经痛、急性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性疼痛、幻肢痛、残肢痛、糖尿病性神经痛、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等。
3.骨关节疾病: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关节痛、足根痛、颞颌关节痛、退行性关节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
4.癌性疼痛:晚期癌性疼痛、骨转移性疼痛。
5.软组织疼痛: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征、腱鞘炎、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球肘等软组织损伤。6.风湿性疼痛: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7.非疼痛性疾病:顽固性呃逆、急性面神经炎、面肌痉挛、突发性耳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8.女性盆腔疼痛。
联系门诊,病房
张爱忠,疼痛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专业癌痛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疼痛学分会青年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头面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病理性疼痛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肌筋膜骨关节疼痛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颈肩腰腿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脊柱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医药疼痛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委员,淄博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淄博市中医药疼痛学分会常务委员,医院疼痛科宋文阁教授、傅志俭主任学习,精通各种颈肩腰腿痛的微创治疗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的治疗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