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天使医生-医生的小助手
愿疾病远离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平台用户jacky和jacky老妈的聊天jacky老妈
“这两天我的手指头又不行了。”
jacky
“怎么,跟上次一样?”
jacky老妈
“对,伸不直、弯不下,一使劲儿就‘咯噔’一下,早晨起来比较明显,下午会稍微好些,弄得什么活都干不了。”
jacky
唉!还是看孩子看的
jacky老妈
“那怎么办呢,谁家不是如此呢,这就叫‘奶奶病’或是‘姥姥病’。”
jacky
“吃药不管用?”
jacky老妈
“一个疗程了,好像没全好。”
jacky
“那只好再打一针了……”
困扰这位jacky老妈的这医院骨科门诊里经常遇到的——“腱鞘炎”。得这种病的大多是刚刚退休的中年妇女,医生通常都问:“在家看孩子吧?”,都会换来患者的一句:“真准,您怎么知道?”这种病似乎就是给姥姥奶奶们预备的。
腱鞘炎是什么?想了解腱鞘炎,咱们先来讲讲腱鞘是个什么东西。顾名思义,就是包绕肌腱的“鞘”。打个比方,腱鞘就像电线的绝缘皮儿,和骨头是长在一起的,而腱鞘像是电线的铜芯,可以在绝缘皮儿里前后滑动,二者之间有滑液做润滑剂。
当手指过多使用时,“铜芯”和“绝缘皮”都会受到刺激和摩擦而发生肿胀,肌腱也就难以顺滑地通过腱鞘了。
腱鞘炎最长见发病于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掌指关节掌侧和手腕的桡侧(拇指侧),前者称为“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后者称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部位不同,出现病变的肌腱名称也不同,但原理是一样的——本来是瘦子钻山洞,现在成了胖子爬烟囱,挤不过去,还得愣挤,过去了还得再挤回来,疼得不行不说,到了晚期,彻底挤不过去了,也就固定在畸形的位置了。
手指的狭窄性腱鞘炎都有一个特征性的症状,叫作扳机指。每次都会和病人学说,给他们表演:“手指想伸直伸不动,好像卡住了,然后再使劲,就会‘咯噔’一下就伸直了,再想弯回去时还是一样,就像扣扳机似的。”病人大都惊异地表示赞同。
而桡骨茎突腱鞘炎就简单多了,就是疼!按着疼、活动疼、拧不了毛巾、端不了茶杯,没疼死也会烦死。
为何叫“奶奶病”或“姥姥病”?那为什么称之为“奶奶病”或“姥姥病”呢?以往这种疾病都好发于长期从事手指高频度活动的人,例如流水线操作工、速记打字员。但现在,都机械化、电子化了,发病人群就转移到了退休的中年妇女群体了。其中最大的致病因素:带孩子!每天做饭洗衣服抱孩子,强度不亚于工厂的强度,尤其是抱孩子托头的动作!手指和手腕长时间固定于这样的动作,肌腱和腱鞘始终绷得紧紧的,无需太长时间,刺激性炎症就悄悄出现了。
出现了腱鞘炎的症状该如何治疗?当然首先是对因,避免导致炎症出现的特殊动作,但这其实也是最难做到的,每一次医生都会交代病人这一点,得到的反馈都是:“唉,这孩子们上班都忙,我不干谁给他们干呀”或者“没法,老的瘫在炕上,就得我伺候呀”等等。年龄段之苦,只有冷暖自知。当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乐手、车间操作工等等,医生也只能帮你们开几天假条了。现在外科疾病的治疗都讲究个阶梯化,就像治疗膝关节炎那样,那就先从药物治疗开始。狭窄性腱鞘炎的病理原理是无菌性炎症,那么医生就会采用“消炎药”让炎症消散减轻,注意:这里说的消炎药不是老百姓常规认为的什么“头孢**”、“**霉素”、“**西林”,那叫抗生素,是抗菌药!!!骨科医生应用的叫做“非甾体消炎止疼药”,这类的药物或多或少可能会引起胃黏膜刺激,所以有溃疡病史的慎用,其他同志也建议餐后服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就只好进入下一关——封闭。原理是:将麻药和激素混合注射到腱鞘和肌腱之间,麻药管止痛,激素管消炎,双管齐下,大部分病例到这一步就能够解决问题了,只是注射穿刺时挺疼的,而且有时遇到腱鞘特别窄的病人,有可能穿刺不到正确的位置。所以就不是%的穿刺成功率。当腱鞘封闭都无法最终解决问题时(当然这种情况很少见),从西医角度讲那就只能选择切开手术了。手术的原理就是把狭窄的腱鞘彻底切开,肌腱再无束缚,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但是原来火车只能在铁轨上运行,现在因为铁轨坏了就拆掉铁轨,让火车自由行动……最后,对那些辛苦带娃的奶奶、姥姥们,那些照顾久病老人的中年儿女,说一声,你们辛苦了,手指疼痛动不了了,来看医生,我们尽力帮你!更多详情请咨询“医生小助手”
扫码添加“医生小助手”
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健康知识给朋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